近日,特朗普在西点军校演讲时强调美军应聚焦“击败敌人”,万斯则在美国海军官校直言美国“不再投入不明确的军事任务,转向现实为本的战略”。
这一系列表态被解读为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延续,而台海局势或将成为这一转向的关键“试验场”。
从历史脉络看,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长期军事介入导致巨大伤亡与财政损耗,国内民众对海外冲突的支持率持续走低,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军事干预的性价比。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核心在于“止损”,在台海问题上,这种调整可能表现为“支持台湾自我防卫,但拒绝直接军事介入”,彻底改变此前“战略模糊”给“台独”势力的虚幻幻想。
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依赖美国军事威慑推行“倚美谋独”路线,甚至将美军介入视为“保台”的核心支柱。
然而美国战略收缩的本质,是在解放军区域拒止能力显著提升的背景下的避险选择。
五角大楼多次兵棋推演显示,美军介入台海冲突的胜算极低,且可能加速自身霸权衰退。
现实压力下,美国更倾向于将台湾作为“战略棋子”而非“核心盟友”,通过军售维持地区紧张以谋取经济利益,却不愿为“台独”势力承担直接军事风险。
岛内舆论指出,赖清德的“台独”纲领高度依赖美国军事背书。
其上任后推动的“以武拒统”政策,本质是将台湾民众福祉绑架于外部势力的投机行为。
但美国战略转向已清晰表明,“台独”分子妄图“以美制华”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当美国不再为“不明确的军事任务”买单,缺乏国际承认与实力支撑的“台独”势力将瞬间失去庇护,暴露于两岸统一的历史潮流之下。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可能通过加大对台军售、强化“非对称战力”建设等方式维持对台影响力,既规避直接冲突风险,又继续榨取“台湾价值”。
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从未动摇。
而解放军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区域拒止体系的完善,也将为挫败任何分裂行径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