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职业技能培训新路径

文汇报记者 占悦

干了快10年养老护理员的吴三妹,突然发现自己的知识库不够用。她服务的一名老人突然骨折了,穿衣服小心再小心,可还是不见好。报名了上海和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高级工培训班后,她重新打开了思路:把康复训练融入护理日常。每天的“衣食住行”,搭上了健康手法,更学会了“察言观色”——老人身体日渐硬朗。吴三妹收获也不小,“以前我只会‘动手’,正缺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让我的护理能力实现了‘三级跳’。”

在上海,像吴三妹这样的“技术工”正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能力跃升,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去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七部门发布新政,优化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结构。包括养老护理员、药物检验员等17个岗位纳入本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职业技能培训让一批一线技术人才更好地在岗位建功,也为求职者提供“入场券”,使得更多劳动者选择留在上海,乐业成才。

药物制剂“创新班”,新技术来“敲门”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工沈春雷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岗的时候,跟着压片老师傅,调节机械填充转轮,早八点干到晚八点。如今,沈春雷“一声令下”,机器操作压片。他不再需要自己“动手”,而是去“编排”各个参数叠加压制药物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制药方案。 

随着生物医药的智能化发展,一线产业工人也需要装上“智慧大脑”。沈春雷毕业于汽修专业,几乎零经验进入药企生产线。好在装配汽车零部件练就了他的一双巧手,当他走上药剂生产线,添胶囊、装药片等操作活都游刃有余。“我的师傅建议我去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产业工人不只要‘动手’更得‘用脑’。”

从未上过药物化学课的沈春雷,开始搭建生物医药知识“地基”。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自2020年起开设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课程,既丰富和更新产线工人理论知识体系,又提升就业能力、避免被时代淘汰。每年七八月,天气炎热,正值车间设备检修,这也成了职工们提升能力的好时机。

上药集团安排产线“老法师”在各个下属公司进行教学,教授行业前沿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的机型和工种开设小班,“手把手”演练最新的工业设计,传递“技能成就未来”的信心,“锻造工人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制药行业连接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容不得丝毫差错。”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副校长沈敏介绍,至今集团培训了近1800位紧缺技能人才,包含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员、化学合成制药工、生化药品制造工四个工种。

除此之外,集团每年还推动技能“比武竞赛”。“我们先统计岗位技能人才的差额种类和数量,再以高级工、中级工等赛项,‘点对点’开赛。”沈敏表示,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后,现场集中让职工进行理论与实践考试,考过便可以拿到证书。

更重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参与竞赛的职工,按照成绩分出高下。排名第一的职工可获得集团内2000元奖励,“再叠加市人社局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和市总工会紧缺工种技能提升补贴,冠军最高可以拿到约6000元。”沈敏介绍,职业技能等级的提升,也切实反映在工资里,药物制剂工高级工月薪大约能达到1.2万元。

对于一线职工而言,这本证书也是未来的“敲门砖”,通过培训让一线职工增加“立身之本”,“哪怕以后跳槽,也能‘一路绿灯’”。

养老护理“速成班”,拿证即就业

晚上6点,上海和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四楼灯火通明。讲师费金梅正在为“老人”换衣服:“先跟我一起把衣服褪到袖口,再用手撑起老人臀部,迅速撤掉衣服。”被窝更衣是养老护理员的“入门课”,既要迅速又得保护好老人隐私。

来上海找工作的徐亚菊,不久前上完了初级培训班并顺利考取了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从来没有上过班的她,尽管学会了“关键手艺”,但在找工作时还是很焦心。培训中心得知后,邀请她来三楼的就业指导室,徐亚菊一进门,工作就“送上门”。

培训中心与包括上海和养宝华养护院等10余所养老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学员,只要顺利考取资格证书,前往对口机构面试,通过后便可直接入职。哪怕是像徐亚菊这样从未有过求职经历的学员,就业指导师、培训中心校长伊广德也会对其进行面试“突击辅导”,并帮其进行职业规划:“你可以先进入一家养老院工作三年,再去考取中级证书,再工作五年便能考取高级证书。既能累积丰富的经验,也有不错的薪资。”2024年,共有470名学员考取养老护理员证书,其中约200人通过培训中心“对口就业”。

自2023年起,和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始培养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根据学员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及认知症照护专项能力四个班级,针对考证的“速成班”一般需要培训三个月,每周上三堂课程,考前实操演练。

中心不仅根据考证要求提供“标准化”培训内容,也为学员提供定制化培训。“通过越来越多养老实践,我发现护理不仅要‘快准’,还得关注老人心理变化。而每位讲师都有自己的护理风格,我们也会传授‘独门秘籍’。”比如,增添生活化互动理论。费金梅介绍,以为老人沐浴为例,以往课程只关注“快速洗干净”的手法,费金梅则是“延缓”进程。“你想要沐浴液还是肥皂洗”“水温想凉一点还是热一点”,在费金梅的教学理念里,每一次询问不仅是让老人拥有选择权,更是让其感受到重视与尊重。

随着参与培训的学员增多,培训中心专门开辟了自习室,放置两张床铺与人体模型,课余时间学员也能自行练习实践。培训中心还与澳大利亚的养老机构进行合作,定期选派外籍教师前来培训。“如果在我们这里连续培训三年后,雅思考到6分,可以申请去澳大利亚养老机构进行两年培训,这样既能拿到大学本科文凭,也能留在当地进行养老护理工作,学员们也有更多就业选择。”伊广德介绍。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