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6届东盟峰会上,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发言引发关注。
马科斯表示:“我们强调,迫切需要加快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这是为了维护海洋权利,促进稳定,并防止海上误判。”
这与此前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反差。
日前举行的菲律宾参议院中期选举中,小马科斯派系仅获得5个席位,与杜特尔特派系持平,未能实现预期的8席目标。
选情失利暴露其执政危机:
一方面,他过度聚焦南海议题,忽视近九成选民关注的民生问题,导致经济民生诉求未得到有效回应;
另一方面,他推动国际刑事法院指控前总统杜特尔特“危害人类罪”,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据菲律宾媒体5月27日报道,58%的菲律宾民众反对逮捕杜特尔特,棉兰老岛反对率高达96%,且63%的民众仍信任杜特尔特,其女副总统莎拉的信任度与父亲持平,而小马科斯本人信任率仅32%。
为了应对选情失利,小马科斯试图通过调整外交姿态,缓解因过度亲美反华引发的国内外矛盾,同时将施政重心转向民生,以应对民众对经济困境的不满。
对此,小马科斯被迫宣布内阁集体辞职以重组政府,并在东盟峰会上,释放寻求南海问题缓和的信号。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海行为准则”谈判长期因菲律宾坚持非法主权主张受阻,此次小马科斯的表态虽带有政治表演色彩,但客观上为中菲关系缓和提供了窗口期。
若菲律宾能切实落实承诺,减少南海摩擦,将有助于东盟内部协调及地区稳定。然而,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派系的权力博弈仍在持续,其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存疑。
小马科斯能否借势扭转颓势,取决于其能否平衡好国内民生需求与外交战略调整的关系,而南海问题的处理方式,将成为检验其政治智慧的关键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