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出大事了!5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大家征集意见。尽管未直接点名网约车行业,但这份新规主要针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而网约车平台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自然也在监管范围之内。
《指南》明确规定了平台不得向平台内经营者重复收费,转嫁应当由平台自身承担的费用,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购买服务或者参加推广、促销活动并收费,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也就是说,网约车平台不得向司机重复收费、不能把成本转嫁给司机,合理定价策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虽然《指南》还在公开征集意见,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是重大利好。
长期以来,不少网约车司机都在抱怨跑车不赚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台的各种隐形收费和费用转嫁。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打车优惠券,乘客享受了折扣,但差价往往是由司机来承担的。
举个例子,本来一单应该是215.68元,用了优惠券后乘客只付181.1元,但司机还是按181.1元结算,中间的34.58元差价就由司机买单了。新规明确禁止这种转嫁行为,要求平台自己承担促销成本,这意味着司机们的实际收入有望提高15%-20%,这对每天在路上奔波十几个小时的司机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这两年,网约车“阴阳账单”问题频发,乘客付的钱和司机收到的钱对不上,抽成比例不透明。新规要求平台必须公示收费规则,司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单的乘客支付金额、自己实际得到的报酬以及平台抽成比例,而且这些规则要保存3年备查,这就让平台的收费行为完全暴露在阳光下。
对于乘客来说,新规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打车会更透明、更公平。以前高峰时段加价、雨天涨价等动态定价策略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平台必须提前公示这些规则,让乘客明明白白消费。而且,随着平台收费行为的规范,司机们的收入更有保障,服务质量自然也会提升,这对乘客来说也是好事。
不过,新规的实施也会带来一些行业变化。像滴滴这样的大平台由于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合规体系,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那些主要靠打擦边球、收取各种隐形费用生存的中小平台,可能就要面临生存压力了。整个行业也会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些真正重视司机权益的平台,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今后,国家对网约车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等征求完意见,《指南》内容正式发布,到时候就是实打实的规定了。后续肯定还会加强检查,要是哪个平台敢顶风作案,转嫁经营成本、搞小动作,等着的就是严厉处罚!
各位网约车司机,如果你对新规还有新的建议,趁现在赶紧提,把这消息转发给同行,让更多人知道!
意见征集截止日期是2025年6月3日,大家可以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和方式提供意见:
网络: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通过首页 “互动” 栏目中的 “征集调查” 提出意见建议。
电子邮件:将意见建议发送至 jjsc@samr.gov.cn,邮件主题请注明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 字样。
信函: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 9 号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邮编:100088),并请在信封上注明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 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