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烨昕 彭姝祎
3月21日,法国交通部长塔巴罗特到访越南,与越南建设部长陈宏明就南北高铁项目展开深入交流,展示出法国对该项目的高度热情与合作意愿。法越认为,长期以来,交通领域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点,在越南国会已批准南北高铁项目投资政策的背景下,双方在铁路建设、人才培训和技术共享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法国积极布局越南高铁市场,既源于项目规模带来的巨大经济机遇,亦反映了法越双边关系的历史延续与法国在地缘政治战略方面的考量。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制造的TGV高速铁路列车。
法越已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9世纪中期,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越南独立后,法国依然通过发展援助、教育推广与文化合作等多种方式,试图维系其在越南的影响力。这为法越在冷战期间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文化共识基础,为后续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3年,法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随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2013年,法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去年,法越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法国也成为第一个与越南建立此级别关系的欧盟国家。
多年来,法越双方在经贸、防务和文化等多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法越双边贸易额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法国在越南市场的交通设备、医药和奢侈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具备相对优势。越南还从法国开发署东南亚项目中获得了巨额贷款。双方在防务领域的人才联培、联合国维和行动项目、国防工业和战略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定期进行国防安全对话。
文化合作始终是法越关系的重要支柱。去年,法越签署《2024年至2028年文化合作计划》,是双方文化交流的新里程碑。教育培训作为重点领域,长期受到法国高度重视。法国持续派遣教育专家支持越南课程改革与加强法语师资培训,资助双语学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
获取经济价值,提升地区影响力
亚太地区不仅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还有着复杂的安全形势,也是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带。法国作为唯一在该地区拥有主权领土的欧盟国家,于2018年正式提出“印太战略”构想,随后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际行动完善其内涵。而越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快速增长的经济潜力、与法地缘政治立场的契合以及历史文化纽带,被法国视为“在共同愿景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联系”的重要对象,成为法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之一。
越南南北高速铁路全长1541公里,途经20个省市,设计时速350公里,能将南北通行时间从30小时缩短至五小时,预计2035年完工,总投资超过670亿美元。它是连接首都河内与经济中心胡志明市的战略性基建项目,越南现代化交通网络的核心,也是近年来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之一。法国积极争取这一项目,直接原因是经济价值,若能成功中标,不仅是一次性的大额合同,还是一个长期市场入口。越南高铁项目既是法国出口国内高端制造业,在财政赤字背景下增强国家外部盈余能力,减少对越贸易逆差的机会,也是实现“再工业化战略”,让民族企业“走出去”的平台。
法国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运输等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法国阿尔斯通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制造商之一,代表性产品为TGV高速列车,其设计和制造技术已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如与印度合作建造的比哈尔邦马赫普拉电力机车厂,与摩洛哥联合推出的“非洲首条高铁”等。此外,法国在铁路信号系统、电气化和人才培训等相关领域具备输出能力,法越双方也在交流时表示希望推进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
从长远看,越南作为东盟新兴成员国,人口结构与产业链组成使其具有巨大经济潜力,法国若能在其高铁布局中占得一席,有助于为日后更好地参与区域合作打下经济基础。
除了经济层面的考量,法国对越南高铁项目的看重也具有一定政治象征性。在当今地缘政治竞争背景下,基础设施早已超越单纯商业合作,兼具公共产品与战略工具双重属性,往往与发展和安全话语相连。通过参与越南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法国向外界传递了其在“印太”地区依然具有存在感与规则塑造能力的信号。
竞争激烈,法国胜算有限
尽管法国积极争取越南高铁项目,但该项目竞标环境较为复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高层对建设成本的争执,越南在过去十多年中始终未能推动项目真正落地。长期以来,越南积极寻求外国合作,谋求投资引进加技术转让的合作模式,同时在多边力量之间维持外交战略平衡。
除法国外,亚洲多国也对参与建设越南高铁表示了兴趣。韩国3月31日与越南签署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尤其关注南北高铁项目,提出技术转让与人才培训方案,以提升越南高铁的自主运作能力。日本高铁依托国际协力机构融资体系与新干线技术,也颇具竞争力。中国企业曾承包越南国内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中国的融资支持与高性价比技术更契合越南预算有限、发展诉求迫切的现实状况。相较于其他竞标方,中国在高铁建设领域具有全产业链自主化、适应复杂地形、成本低且效率高等核心优势。
去年中越高层会晤期间,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表达了希望中资铁路企业参与基建的意愿。去年底越南总理范明政在访日时,也表达了对日方提供基建方面政府开发援助的期待。越南在招标中采取多国接触、拖延决策的策略,是其一直以来奉行的“竹子外交”理念的体现,意在通过平衡大国博弈获取最大利益。同时,越南也表示在南北高铁项目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建设理念,不会过度依赖外资。
总体而言,在多方竞逐之下,法国虽有高铁技术与品牌优势,却在融资能力、项目落地效率与政治资本方面相对弱势。越南本身的平衡战略与模糊态度也给项目合作增添了不确定性。不过,法国虽然在竞标中胜算有限,但这种“象征性参与”本身即具备政治宣示意味,体现了法国在东南亚积极推动战略布局和参与大国博弈的姿态。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法国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