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多人上吐下泻,涉事网红商家已被立案

近日,安徽蒙城县多人称吃同一网红摊贩出售的提拉米苏后上吐下泻。


5月27日,记者根据相关信息核查到,涉事商家除有一个流动摊位,还有一处门店,目前已被蒙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贴上封条。


亳州市12315告知记者,目前此事已被立案审查。



5月23日,安徽蒙城县的多位网友反映,几天前吃了当地一店家卖的提拉米苏蛋糕后身体一直不舒服,出现发烧、恶心、拉肚子等症状。23日下午,店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她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图片网友发文


网友们反映的情况大体一致,都称是在20日吃了这家店的提拉米苏蛋糕,之后就拉肚子。其中一位网友称,儿子20日晚上吃了一两口,21日早上就吐了,21日晚上发烧、拉肚子。


一位网友告诉记者,20日傍晚六七点,她和朋友吃了这家店的提拉米苏后,她就乏力、发烧、想吐、拉肚子,到现在仍需要去诊所挂吊瓶治疗,朋友的症状也类似,此外,其他顾客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图片
图片


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她家这么多顾客,就不能良心点吗”。也有网友表示:“三无的网红食品,真的很容易踩坑”。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位网友说,这家店的店主在当地小有名气,还会到当地的天河广场等地出摊,她以前也买过这家店的东西,但此前并没有出过问题。


记者从一位消费者处获取的截图显示,他们命名为“提拉米苏中奖协商群”的微信群聊中已有上百人,涉事商家在群中致歉,“如果有20日当天购买或吃了提拉米苏的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该微信群已被解散。


图片


图片


另据潇湘晨报,24日蒙城县政府值班电话接听人员表示,“没有网上说的两百多人那么夸张。出现拉肚子症状的病人我们也在积极治疗。初步掌握的情况是,他们都在5月20日购买了同一家提拉米苏。”具体引发原因尚在调查中。


5月26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蒙城县城管局市容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正配合当地监管部门调查处理此事。经初步核实,涉事摊贩为流动商贩,其经营地点未在指定服务区域内。


记者查询发现,根据《安徽省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食品摊贩需先取得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经营区域,再申领《食品摊贩信息公示卡》,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申请备案。


目前,蒙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联合当地疾控中心介入调查此事。


夏季,这些食源性疾病

经常发生↓↓↓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在众多细菌中比较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品在运输、出售和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如果在烹饪的时候加热不彻底,或者一些外面买的熟食在食用前又不再彻底加热,就容易引发细菌性的食源性疾病。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常年发生,常见致病因素是亚硝酸盐和有机磷农药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有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中毒,菜豆类的皂素、血清凝集素中毒,新鲜黄花菜的秋水仙碱中毒,川乌、草乌中的乌头碱中毒、发苦的丝瓜或葫芦中的葫芦素等。


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河豚鱼的河豚毒素。


真菌及毒素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毒蘑菇中毒和霉变甘蔗中毒。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选择新鲜、无变质的食品。购买肉、海鲜等食物时,应注意新鲜度、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章。


控制细菌繁殖。把食品买回家后要及时放进冰箱冷冻、冷藏,冷藏食品之间要有间隙。


及时加工食品。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新鲜食品及时加工,尤其是肉类、水产品等更应如此,这样可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缩短存放时间。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预防交叉污染。烹调好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特别是熟肉制品在无冷藏的条件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4 个小时。


不吃隔顿的凉拌菜和剩饭剩菜。若真的要吃,食用前应进行彻底加热处理,煮熟煮透。外购食品或隔夜熟食更要煮透后再食用。



医师提醒:

发现中毒立刻做五件事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治疗。

  • 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若出现严重中毒情况,请立即去医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 反复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的脱水、休克。

  • 已昏迷的中毒患者,不要强行灌水,以防止窒息。

  • 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食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极目新闻、大河报、钱江晚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