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波动≠失败,帮助孩子建立弹性评价体系

面对成绩波动、考试失利,

孩子深受打击时,

如何让Ta重振旗鼓,

让自我评价更具弹性、

心理更具韧性?

让分数成为Ta成长的注脚,

而非人生的判官!


崇明中学附属东门中学心理专职教师李春燕给家长送来三面“镜子”,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1.放大镜:看细节,让每个小进步都成为信心的种子。


图片


家长要让孩子避免过度关注单次成绩的失利,而是以“放大镜”视角积极发掘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例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肯定其进步(如攻克了常错题、解题步骤规范了),积累每一次进步的经验,积少成多,播下自信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望远镜:看未来,学习表现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图片


家长引导孩子学会以“望远镜”视角“淡化”一时的挫败,学会肯定自己一路以来的成长与进步。例如,原本认为很难的事情,经过不断练习,现已熟练掌握。强调能力可提升性:“现在不会,不代表以后不会,我们一起找方法!”家长要引导孩子将学习视为长期积累,而非一锤定音的考试,帮助其建立抗挫力和成长型思维。


3.双面镜:看事实,观自己,合理归因,思考改善之策。


图片


用“双面镜”观己察实,将模糊的挫败感转化为具体的“攻关”行动。例如,孩子因某题“意难平”时,追问细节:“这道题错在哪里?是概念没懂,练习不够,还是计算错误?”家长要协助孩子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如每天10分钟的专项练习,让孩子从“我不行”转向“我可以改进”。


当孩子们学会用这三面“镜子”,

就能学会与暂时的挫折共舞。

人生这场马拉松,

比的不是瞬间冲刺,

而是持续向前的勇气和能力。




记者:王宁;摄像:施钮辰
通讯员:李春燕、田彦霞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