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行踪提前泄露,专机遭46架自杀无人机围攻,谁在背后递刀子?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03字,阅读需4分钟

1.普京在视察库尔斯克州后遭遇46架自杀式无人机围攻,俄防空部队成功击退攻击,普京化险为夷。

2.乌克兰方面尚未回应此次袭击,可能是北约情报体系深度介入或乌克兰故意引而不发。

3.此次袭击后,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猛烈报复,基辅成为战场焦点。

4.与此同时,特朗普对普京和泽连斯基表示不满,称他们制造的麻烦越来越多。

5.由于此次袭击,俄乌和谈进程面临更大挑战,和平希望愈发渺茫。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普京高调视察库尔斯克,极大提振了一线士兵的士气。不过俄罗斯官媒《第一新闻台》却披露,当时普京曾遭遇惊险一刻,好在俄防空部队全神戒备,普京才化险为夷。

据俄防空师师长达什金透露,普京此行是俄军收复库尔斯克州后的首次视察,然而当专机飞越库尔斯克上空时,竟遭遇46架自杀式无人机围攻。

图片俄防空师师长达什金

俄方迅速启动防空网,在空中展开密集拦截,最终击退所有乌军无人机,普京安全脱离险境,乌克兰斩首行动失败。值得一提的是,普京专机配备的隐身涂层、红外干扰装置和核指挥通信模块,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总统行程属高度机密,仅提前两小时通知少数高层,乌方为何能在准确时间与空域发动攻击,背后是谁给递的刀子?

和之前高调认领不同,到目前为止,乌克兰一反常态未有任何回应,这种沉默背后,或许有两种情况。第一,可能是北约情报体系深度介入乌克兰不便声张。

俄方曾多次指控美国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介入,例如乌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公开承认暗杀资金“来自美国”。2024年圣彼得堡海军节阅兵刺杀计划败露后,俄防长别洛乌索夫曾直接致电美国防长奥斯汀施压,暗示美方知情。

图片普京视察库尔斯克州

此外,乌克兰使用的无人机、精密炸药等装备多依赖西方供应,例如2023年针对普京的UJ-22无人机搭载加拿大M112炸药,射程达800公里,技术参数远超乌自主能力。这种支持使乌克兰得以突破自身技术限制,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第二,可能是乌克兰故意引而不发,让俄方内部自乱阵脚,怀疑自家人。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要知道,乌克兰暗杀俄罗斯高层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4月,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在莫斯科州住所外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俄联邦安全局逮捕了一名乌克兰特工,指控其从乌情报部门获得指令并远程引爆炸弹。

去年12月,俄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在莫斯科住所附近,被电动滑板车内的炸弹炸死,其助手一同身亡,乌克兰国家安全局随后承认对此负责,称这是对基里洛夫策划在乌使用化学武器的报复。

图片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猛烈报复

更早一些,俄罗斯知名哲学家杜金之女杜金娜,在莫斯科郊外因汽车炸弹身亡。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俄罗斯本土,被定点遥控炸死。

如果说之前的暗杀,目的是制造俄方内部混乱,那这一次瞄准普京,就是奔着毁掉俄罗斯“神经中枢”去的。若能成功,俄罗斯的决策层将陷入权力真空,前线指挥系统也将面临瘫痪,从而为乌军反攻创造机会。而且,相比消耗巨大的正面战场,暗杀普京能以更低成本实现战略震慑,甚至可能迫使俄方同意他们开出的条件。

只不过,乌克兰高估了自己,更低估了俄罗斯的愤怒。普京化险为夷后,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猛烈报复,367架无人机,近百枚导弹,针对基辅进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击,基辅被打成人间炼狱。

在俄乌再次大打出手后,特朗普的耐心也被耗尽了,他在社交平台发文,一边大骂普京“彻底疯了”,一边斥责泽连斯基,称他“每一句话都在制造麻烦”。事实上,不止是泽连斯基,北约国家也在继续拱火递刀子,德国总理默茨已宣布取消对乌武器射程限制,允许乌军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军事目标。

图片特朗普逐渐失去耐心

普京遇袭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俄乌冲突最残酷的现实,就算特朗普使劲撮合,两国在底线问题上的分歧也无法调。更危险的是,这次袭击开了个坏头,以前双方打仗还讲究“祸不及首脑”,现在这层窗户纸被捅破,要是俄罗斯也用同样手段报复,泽连斯基可能就危险了。

本来俄乌谈判就像走钢丝,现在又多了个“领导人安全”的新火药桶。仗打了三年多,好不容易看到点和平希望,结果这次袭击直接把这点火星子浇灭了。最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两边你报复我、我报复你,今天你炸我总统,明天我杀你高官,这场战争就会变成无底洞,仇恨越积越深,和平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