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费率,新机遇!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将于6月4日起发行。新基有何特别之处?后市A股+港股是否值得投资? 一文了解!
1.兴证全球合熙是一只什么样的产品?
兴证全球合熙是一只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混合型基金,可投港股,采用创新浮动费率模式。
拟任基金经理为陈聪,拥有14年从业经验,擅长把握优质成长股机遇,共管产品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基金过去1年、2年收益率均列前40%。1
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
2.什么是浮动费率基金?
对于固定费率基金,大家都很熟悉:目前对于市面上大部分基金,基金公司会收取一定固定比例的管理费,当前股票及偏股型基金,年管理费率一般为1.2%。
浮动费率,简单来说就是不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管理费,一般来说由固定管理费+可变部分组成。可变的部分通常跟业绩挂钩,加强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以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更好地关注投资者真正的获得感。这类基金在海外和我国都已经有过丰富的实践。
3.本基金的管理费,具体怎么收?
简单来说,每一笔份额最终的管理费,取决于两点:1)持有时间 2)期间的年化收益率
对持有不足365天的基金份额,收取固定管理费率1.20%/年。
对持有365天及以上的基金份额,固定管理费率部分为0.60%,浮动部分管理费率与基金“相对业绩基准表现”挂钩,更有效鼓励管理人追求超额收益,与投资者长期共赢!
注:在基金份额赎回、转出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投资者最终适用的费率可能是0.6%/年、1.2%/年或者1.5%/年,且如投资者持有期限少于365天,适用的费率为1.2%/年。具体浮动管理费收取标准参见本基金基金合同。
4.不是第一次发浮动费率产品了,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作为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之一,本次费率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档收费,简单清晰!本基金的管理费率只有3档——0.6%、1.2%、1.5%。相较之前的提取业绩报酬等模式,计算更简单,收费更清晰!
2)不设持有期/封闭期,灵活申赎。过往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多为持有期或定开产品。本基金不设持有期或封闭期,在与投资者回报利益绑定的前提下,也给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灵活的资金流动性。
3)锚定业绩基准,专注创造超额收益。本次的费率体系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对持有期限达到365天及以上的3档费率具体收取哪一档,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基金的“年化超额回报”,也就是基金业绩相对于业绩基准的年化表现。
一方面为基金提供了更明晰的产品定位和风险收益特征指引,另一方面也鼓励基金管理人真正创造相对市场的超额回报。
5.现在市场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值得投资?
近一年A股和港股主要指数,先后经历了“924行情”后的快速拉升、春节后进一步升温、4月对等关税贸易摩擦冲击回落修复等,目前估值水位处于合理偏低区间。
截至2025年5月16日,从指数上市以来的估值水位看,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等宽基指数处于合理偏低区间,而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分位数14.59%,比历史上近85%时间要低。
2024年9月底起,中央各监管机构出台了系列“稳市场、稳经济、稳股市”政策。2025年5月7日,三部门联合会议推出降息降准等“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系列措施。顶层政策“暖风频吹”,股市或继续迎来利好。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16,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投资须谨慎。
6.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兴证全球基金的产品?
主动权益基金是兴证全球基金的传统优势领域。公司历获行业“奥斯卡”——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大奖共计12座,获奖数量并列行业第一!2
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业绩优秀,位居行业前列。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过去十年股票投资管理能力(广义口径+规模加权平均)位居行业第6/64,收益率为83.25%。截至2025年1月24日,海通证券给予我司十年期权益投资能力★★★★★评级。
投研交专业团队占比超41%,高度重视研究深度。投研平台方面,公司倾力打造优质投研平台,在团队结构、激励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都致力于提高研究水平。公司投研交团队占比超41%,为基金管理提供强力的专业支持。
重视持有人获得感,致力于为持有人切实创造回报。截至2024年末,公司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近十年为持有人创造利润402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创造利润14.35亿元。3
7.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谁?投资风格和过往业绩如何?
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陈聪先生。
优质成长捕手 陈聪
投资风格:重点关注优质大盘成长资产(互联网 + 创新药 + 科技硬件 + 新消费),将周期、红利或“小而美”公司作为战术工具
过往经历: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复旦大学数学本科,拥有14年从业经验,在中美的金融市场积累了A股、港股、大宗商品及衍生品和量化研究视野。
过往产品业绩: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陈聪自2022/11/16起共管产品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基金过去1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位列同类同期前40%(15/41,银河);过去2年业绩也位列同类同期前40%(14/37,银河)。
风险提示: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混合基金过去1年业绩数据来自定期报告,过去2年、管理以来业绩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数据来自银河。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成立于2020年5月22日,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80%+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0%。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23.67%/-0.82%,近5年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2020(10.77%/5.54%),2021(-12.88%/-13.50%),2022(-24.25%/-7.85%),2023(-19.51%/-10.83%),2024(16.37%/18.52%),2025/1/1-2025/3/31(11.48%/11.56%)。陈聪管理期间业绩及比较基准:管理以来2022/11/16-2025/3/31(7.55%/24.73%),近1年(31.42%/34.69%),近2年(5.49%/16.25%)。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2020/05/22-2024/03/07林翠萍;2022/11/16至今,陈聪;2024/03/07至今,程奎皓。陈聪投研经历:历任美国银行美林证券(Bank of America Merill Lynch) 全球投资组合策略部策略研究员、衍生品部量化研究员,埃信华迈 (IHS Markit) 衍生品部产品经理、兴证全球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拟任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组合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基金投资须谨慎。
8. 拟任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后市机会?会如何做好配置?
“当下经济基本面在长周期中肯定处于低位,资本市场的周期也处在一个以年度来看的上升周期中,如果放更长的维度,我对A股+H股的信心更加坚定。
互联网、创新药、科技硬件、新消费这四个行业都能看得相对长,同时也都是商业模式比较好、价值创造的行业。
AI从硬件到软件的跃进过程,会带来互联网+AI应用的新机遇。创新药可以看至少5 – 10年的产业趋势。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环节,尤其是在IND – 临床1期的推进效率和成本优势,在全球是非常领先的。智能制造也是中国的优势行业,包括电子产业链、半导体、机器人、汽车供应链等。新消费里的运动品牌、美妆、服务型消费仍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行业配置上,以上核心成长赛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占到组合的重点,确保投资风格的一致性和可预期性;剩下是相对灵活的战术赛道,可能配置极致的成长资产,也可能配置在阶段性的高热度赛道,例如熊市里配置红利或资源品类。”
——拟任基金经理 陈聪
9. 产品未来对于A股、港股将分别如何布局?
本基金可投港股(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占股票资产的0-50%,业绩基准中A股指数和港股指数的占比分别为60%和20%。
从优势行业分布上,A股和港股各有特色,港股的互联网和创新药资产更多,A股在科技硬件、制造业等领域上有绝对优势,消费行业则各有各的亮点。
目前看港股的资产质量还是相当优秀,AI和创新药之类等未来潜力行业里港股好公司比例更高,有望增厚组合收益。
10. 本基金的要素表及费率情况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