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社会近年来面临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2.为了提振年轻人信心,日本政府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人均收入和缩小贫富差距。
3.同时,日本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削减公务员工资,提高企业薪资,促进经济活力。
4.由于这些措施,日本应届生就业率提高,社会戾气逐渐减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我是骑手,不仅今年520,今年所有节日送花送奶茶下滑了80%以上。
做红娘的亲戚说过一件事,现在有部分出来相亲的男的,听到对方要所谓的仪式感,要节日表示表示的,秒拒,根本不管你什么条件。
520一分没花,母亲节给妈妈发了六百红包。
所以他们通过制度调节,促进国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强调:
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经济增速。
围绕这个目标,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社保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员工长期雇佣和工资增长机制(到了一定年龄后不得无故辞退)。
如此一来,年轻人就看到了奔头,中年人也敢花钱了。
也许经济不再高速增长,但考虑到大家收入都差不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社会戾气也就没那么大。
其次,他们改革了收入分配机制。
限制“老干部”们的福利,增加年轻人的工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青年失业率一度超过10%,公务员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很多日本人的选择。
起初,64%的日本应届大学生都参与了公务员考试,录取难度一路水涨船高,个别岗位的录取成功率不到3%。
其原因,就是相比于普通人,日本公务员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但到了1998年,日本认识到:再这样下去,经济会越来越没有活力。
于是开启了体系内工资改革——从1999年开始,日本内阁连续五年削减国家公务员工资。
降幅总计超过40%,近乎腰斩。
到了2023年,日本地方公务员的平均年工资已回落到470万日元,仅为90年代最高峰时期的50%。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企业薪资逐渐飙升。
今年日本传出了一个好消息:
日本应届生有了98.1%的就业率,26年毕业生就业内定率高达72.9%。
我知道这么说,一些人是不能接受的,可数据就是如此。
今天我们看看网上年轻人的呼声,是不是也在呼唤这些措施呢?
今年去东亚、东南亚和欧洲考察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中国旅行团都是老年退休人士居多。
问导游为什么。
导游的话也很直接:现在也就他们有钱有闲。
年轻人,工资高的,往往要加班,没时间出来玩。工资低的,也不可能出国玩。
兜兜绕绕一大圈,其实我只想说三句话:
1 打破既得利益者维系自身利益的机制,让机会尽可能平等,否则社会戾气会越来越重。
2 改革分配机制,多增加年轻人的工资和休息时间,否则经济不会有活力。
3 不要因为说了些不中听的,就把文章搞没了,这不是自信的表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