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一
端午节
2009年成为我国首个世界非遗节日
初一蒸糕,初二包粽,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草,初五扒龙船
千载习俗,寓意丰富
旧时,在莆田
三月播种早稻,六月稻谷成熟
五月农闲时正值端午节期间
莆仙先民用大米磨成米浆
加入糖和酵母做糕
米浆在蒸制时受热会膨胀发起
高出碗面,裂成几瓣,像盛开的花
沿海人称为“碗生糕”
有“蒸蒸日上”“越来越好”的寓意
莆田方言中“糕”与“高”同音
蒸糕、吃糕
祈愿农田丰收,生活节节高
莆田端午糕
种类丰富,地区不同,选择不同
仙游县吃“枫亭糕”
湄洲岛吃“妈祖糕”
但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却是相同的
初一吃糕
不仅是品尝美味
更寄托了莆田人最朴素的祝愿
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