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8 亿美元 + 930 万旅客:印尼对华示好获厚礼,本币结算扩至全领域!
近日,东南亚两大国家印尼和菲律宾的对华态度引发广泛关注。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雅加达的一场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上公开盛赞中国,强调中国长期捍卫发展中国家利益。这一表态被视为印尼深化对华合作的信号。
而菲律宾则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复杂的摇摆态度,既试图与中国达成协议,又在安全领域依赖美国。这一系列动态,折射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选择及其背后的利益权衡。
印尼的选择显得尤为明确。5月24日,普拉博沃的表态刚落,中国便迅速送上“厚礼”。
次日,中印尼双方签署了《促进双边交易本币结算合作框架谅解备忘录》,将两国本币结算范围从贸易投资扩展至全领域。
这一合作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经济互信。数据显示,2024年中印尼贸易额达到1478亿美元,而截至2025年5月20日,雅万高铁通车后累计运送旅客已超930万人次。
此外,中国投资的镍矿加工项目让印尼跃升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基地,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印尼还通过“两国双园”计划试图打造“印尼的深圳”,吸引更多中资企业入驻。这一系列合作成果,展示了印尼在中美博弈中的清晰定位:以经济发展为优先,摆脱大国竞争的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复杂。5月26日,菲律宾外长马纳洛在东盟会议上表示,愿与中国达成额外协议以维护南海和平。然而,就在一周前,菲律宾海警刚刚在南海五岛礁投掷了“主权浮标”,展现出强硬姿态。这种矛盾的行为背后,是菲律宾在中美之间的战略摇摆。
实际上,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正在加深。面对中国-东盟2023年6.4万亿元的贸易额和RCEP框架下的关税减免红利,菲律宾国内亲华派的声音逐渐抬头。
同时,美国对菲农产品出口设置关税壁垒,加剧了菲律宾的经济压力。有传闻称,菲律宾暂停购买法国“阵风”战机,转而观望中国歼-10CE战机,这被解读为其战略转向的信号。
然而,菲律宾在安全领域仍然高度依赖美国,频繁参与美菲联合军事演习,并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虽然试图平衡中美关系,但也让菲律宾的外交角色显得模糊不清。
印尼与菲律宾的不同选择,反映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印尼通过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了产业链升级和经济腾飞;而菲律宾则试图在安全上靠美、经济上联华,寻求利益最大化。中国通过“刚柔并济”的外交手腕,一方面在南海宣示主权,另一方面支持《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展现了合作与强硬并存的策略。这种方式不仅拉拢了印尼,也让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态度趋于谨慎。
未来,东南亚国家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亚太地缘格局。印尼已迈出大步,菲律宾则仍在试探,而更多国家的态度转变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区域影响力上升。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如何平衡利益和风险,将成为决定区域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