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铜密码到国宝萌态,“海丝阳江号”将跨越一场顶流IP之旅

研学专列

三星堆、都江堰、大熊猫,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动物界的顶流,都是四川省成都市特色,同时也是“海丝阳江号”暑假研学的项目之一。今天的研学专列踩线先锋团特别报道,让我们跟随研学先锋团的镜头,一起到成都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研学先锋团来到了成都。说起成都,不得不打卡的就是三星堆博物馆了。现在我们已经顺利进馆了,因为出土文物的奇特,再加上文字的记载,三星堆博物馆在众多博物馆当中,显得尤为神秘,那这里到底有多神秘呢?


图片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形态、大小各异的青铜面具,还有像酷似现代汽车方向盘的青铜器,以及被网友们戏称为烧烤炉的青铜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光……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文物,无不为三星堆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图片

研学导师 文军:

我身后这棵青铜神树,来自于1986年2号坑2479块碎片,10年时间,这些所有数字加起来,就看到了现在这棵青铜神树。它与《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神树异常相似,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有没有可能就是曾经栖息10颗太阳的扶桑神树。除了青铜神树之外,还有很多明星展物,比方说这种最大的青铜面具,它也非常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图片

“海丝阳江号”踩线先锋团随团主持人 周晶晶: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成都研学的第二站,这里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超级水利工程——都江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都江堰,在本次研学过程中,我们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手绘都江堰的工程图,如果你能把工程图画下来,相信你的物理一定是杠杠的。


图片

“海丝阳江号”踩线先锋团随团主持人 周晶晶:

成都研学的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熊猫基地,有熊猫200多只,我们想问一下研学导师,我们的小海豚到这里,会有怎么样的研学呢?


图片

研学导师 陈晓华:

我们到了熊猫基地后,主要是了解熊猫的习性以及它的保护现状,我们同时会给孩子们一个熊猫刻录观察表,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熊猫的生活现状。


来源 | 阳江新闻

记者 | 周晶晶

摄像 | 陈力彰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