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拍卖二十周年春拍丨今日故事:古穆浑朴,沉着生动——赵之谦《隶书七言联》丛考

图片
Lot 546
赵之谦(1829-1884)隶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36.5×32 cm.×2
估价:RMB 600,000-1,000,000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 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出版:
1.《悲盦賸墨》第四集,西泠印社,1919年12月。
2.《支那墨迹大成·对联条屏·第九卷》,第160页,日本兴文社,1938年(1974、1979年复刻)。
3.《赵之谦·复刻·悲盦胜墨》,第124页,日本东京堂,1976年(1982再版)。
4.《书道ダラフ特集-悲庵賸墨汇辑(篆隶)》第20页,日本近代书道研究所,1976年。
5.《悲盦賸墨》第四集,中华书画出版社,1977年。
6.《赵之谦法书集粹》第25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7.《赵之谦书画集·上》,第24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8.《古今楹联·中华墨宝大观》,第107页,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
9.《赵之谦书画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10.《墨迹大成·下》,第300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1.《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下》,第1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2.《赵之谦书法精选》,第9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说明:
1.余庭训上款。“勉斋公祖大人”即余庭训。余庭训,字勉斋,号菽园,安徽绩溪人。由监生报捐县丞,同治十年(1871)任杭州同知,次年(1872)补宁海知县,在任期间重修文峰塔,为方孝孺画像题像赞。工词,著有《菽园诗余》《菽园十咏》。
2.胡希题签。胡希、赵燏黄、田家英递藏。胡希(1885-?),又名胡熙,字穆卿,号木盦,又号牧盦,浙江杭州人。通篆学,治印直逼秦汉。为西泠印社早期赞助社员,1963年转为正式社员。
3.赵燏黄(1883-1960),字午乔,号药农,江苏武进人。赵翼后裔。中国现代中医药材学的奠基人。工诗文,善书法,喜吟咏,酷爱收藏善本医书与名人书画。
4.田家英(1922-1966),本名曾正昌,笔名田家英,斋号小莽苍苍斋,四川双流人。1948年至1966年任领导人秘书。田家英好收藏,以专藏清代学者墨迹著称。
5.北京翰海1994年首届拍卖会Lot 236。


图片

题签

图片

裱褙图

图片

左:取自本幅;右:取自《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图片

出版物书影


图片

《悲盦賸墨》第四集出版于1919年,因受当时黑白印刷技术条件所限,出版物与原作笔画略有细微的出入,此种情况曾多次出现在《悲盦賸墨》出版的赵之谦作品拍卖中,特此说明。《悲盦賸墨》第四集注明此联为“胡木盦藏”,今原作题签亦为胡氏所题,可以互证。其后又从赵燏黄到田家英,递藏清晰。综合几点,可以确凿本作为《悲盦賸墨》出版原件无疑。





古穆浑朴,沉着生动

——赵之谦《隶书七言联》丛考


赵之谦是晚清艺术的集大成者,书画篆刻无所不精,书法造诣尤高,兼擅真草篆隶行,影响深远。这件《隶书七言联》参以楷书笔法,气魄宏大,所不同者撇画收笔处作勾,如下联“草”字,出锋收笔处形成一个斜切面,如上联“没”字,介于隶楷之间,与前人大异其趣,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是其隶书作品中的代表之作。虽然赵之谦诸体皆善,但常见者多为楷书、行草书、篆书,隶书最为少见,可见这件《隶书七言联》的珍贵性。

上款“勉斋公祖大人”为余庭训,字勉斋,号菽园,安徽绩溪人。同治十年(1871)任杭州同知,同治十一年(1872)补宁海知县,在任期间重修文峰塔,为方孝孺画像题像赞。工词,著有《菽园诗余》《菽园十咏》。好藏青铜器,《武林坊巷志》卷八载《庚辰正月十三日,同人招集余勉斋司马淑园》,提到“勉斋好收藏三代铜器”。赵之谦为余庭训创作多件作品,同治元年(1862)作《集禊帖八言联》,同治九年(1870)作《牡丹菊石图》(参考图一,广东省博物馆藏),另作《行书五律》(参考图二,西泠印社藏)、《设色芍药》(西泠印社藏)。此联落款“治赵之谦”,或书于余庭训任职浙江时期。

图片
参考图一:赵之谦《牡丹菊石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参考图二:赵之谦《行书致余庭训扇面》西泠印社藏

《隶书七言联》曾经胡希、赵燏黄、田家英收藏。胡希(1885-?),又名胡熙,字穆卿,号木盦,又号牧盦,浙江杭州人。治印直逼秦汉,为西泠印社早期赞助社员,1963年转为正式社员。《悲盦賸墨》第四集注明此联为“胡木盦藏”。赵燏黄(1883-1960),字午乔,号药农,江苏武进人。赵翼后裔。中国现代中医药材学奠基人。工诗文,善书法,酷爱收藏善本医书与名人书画。田家英(1922-1966),原名曾正昌,斋号小莽苍苍斋,四川双流人。1948年至1966年任领导人秘书。田家英以专藏清代学者墨迹著称,尤其爱好清人篆隶书作,认为水平之高和名家之多,弥补了唐宋以来的不足。他藏有数件赵之谦作品,《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收有赵之谦《篆书轴》(编号一一一,钤“小莽苍苍斋”),《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有赵之谦《背临高懿侯碑轴》(编号一五〇)、赵之谦《行书八言联》(编号一五一,钤“家英之印”)、赵之谦《篆书七言联》(编号一五二,钤“家英之印”)、赵之谦《隶书五言联》(编号一五三,钤“成都曾氏小莽苍苍斋”)。

田家英请人刻过多方收藏印,有“田家英印”“家英之印”“家英藏书”“曾氏藏书”“小莽苍苍斋”等,白文“京兆书生”是总理兼职秘书梅行所刻(参考图三),出自田家英自作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所收叶志诜《临礼器碑轴》(编号九九)、缪荃孙《楷书六言联》(编号一五三),《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所收何焯《楷书五言联》(编号二七),都钤有同一方白文“京兆书生”。1960年赵燏黄去世,家人转让藏品,田家英借机入藏了几十位清代著名学者的墨迹,赵之谦《隶书七言联》即为此时所得。

图片
参考图三:梅行为田家英刻“京兆书生”印文与边款

此联内容应为赵之谦自撰,上联描写鱼儿无拘无束,白鱼即白鲦,大者长尺许,腹白鳞细,好群游于水面;下联写草屋老树相依托,颇具闲逸之态。余庭训与赵之谦多有来往,《赵之谦年谱》“同治九年(1870年)”提到:“四月,为勉斋作《牡丹山石图》幅”,但作者未考出“勉斋”的具体身份,知为余庭训,在浙江担任过杭州同知及宁海知县。此联1919年就收录于《悲盦賸墨》第四集,共十二次出版,二十世纪先后为胡希、赵燏黄、田家英递藏,为原装旧裱,墨已渗透裱褙,是一件出版累累、流传有绪的赵之谦隶书佳构。





上下滑动查看春拍日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