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贯彻落实泉州市人才人口“双增”行动,近日,鲤城区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围绕生活补贴、安居保障、教育优待、创业扶持等四大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以“真金白银”和精准服务吸引青年人才扎根发展。
生活补贴“阶梯式”覆盖
《措施》明确,首次来鲤就业创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可分别申领11万元、5.5万元、2.2万元生活补贴;紧缺急需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届普通高校本科生分别补贴1.5万元、1万元;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的青年人才,补贴标准上浮50%。首次来鲤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中,高级技师、技师可分别获得2万元、1万元补助。
安居保障“双轨并行”
首次来鲤工作并在泉购房的博士、硕士、“双一流”本科生、普通本科生、大专生,分别享受8万元、6万元、4万元、2万元、1万元的购房补助,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青年人才奖补标准上浮50%。凡购买鲤城新建商品房者,补助金额再提升10%。
相关人才来鲤就业创业并购买鲤城人才福利房时,在售楼部原有优惠折扣基础上额外享受购房总价折扣优惠2%,一次性付款再享受折扣优惠2%;对在鲤注册、纳税且一次性购买5套及以上人才福利房的企业可享受同等待遇。
租房方面,对首次来鲤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承租区属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享首年免租、第2~3年半价等优惠;首次来鲤求职、见习的相关人才可享最长1个月、3个月的保障性住房免费住宿。
子女优待享优质教育资源
政策发布后,在鲤新购房的区级第六、第七层次人才,其子女可选择区属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泉州市内其他县(市、区)的第六、第七层次人才可选择江南新区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近5年内来鲤就业创业半年以上且仍在鲤工作的,在辖区新购房后,博士研究生可选择区属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紧缺急需目录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高级技师、技师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区属优质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对购买5套及以上辖区人才福利房的企业每套可享受1个教育优待名额,且同一户主多子女均可享受,名额3年内有效。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鲤城“十大产业”体系紧缺急需人才,其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区属优质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鲤城将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100个公益性创业工位,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初期创业。支持企业创建创业基地,对获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或市级创业大本营的按上级补助资金的10%给予配套扶持。
对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银、铜、优胜奖以及入围总决赛各赛道前30名的项目在鲤城落地转化的,分别给予110万元、55万元、33万元、22万元、5万元补助。对其他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在鲤城落地转化的,按其奖励金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获评省级、市级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的,按上级资助资金的30%给予资助。
多维服务引凤筑巢
针对异地人才联络站,推荐人才在鲤稳定就业的给予每年补助不超过3万元补助。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鲤城推荐引进各类人才的,单家机构当年推荐各相关人才达100人以上且在鲤稳定就业的,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毕业五年内留鲤返鲤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给予连续3年、每年1万元的家庭奖励。对依托第三方引进年薪100万元以上人才的,按年薪的5%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最高10万元、每家最高30万元补助。
同时,鲤城常态化开设“暑假暖心托管班”,为青年人才子女提供多样化学习内容。将首次引进来鲤工作创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纳入“鲤遇英才卡”和“鲤遇英才”商家服务联盟服务对象,并打造“人才之家”服务网络体系,全方位服务各类留鲤人才。
三审:薛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