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美好 法润未来 伊通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

“法官,我爸我妈离婚之后,我爸一次生活费都没给过我,我该怎么办;我放学之后去烧烤店勤工俭学,挣的钱可以自己支配吗;我在超市买的面包过期了,店员不给我退货,我该怎么办呀……”

图片

法者,治之端也。在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伊通法院刑事庭联合县妇联走进我县职业高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普法宣讲+现场互动”方式,为师生们送上一堂生动的法治宣传普法课。

图片

在民法典宣传过程中,法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重大意义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其更好地遵守法律、保护自己。

图片

“从踏入校园起,民法典便默默守护我们的同学。当遭遇校园欺凌,民法典是维护人格尊严,保障人身安全的坚实后盾;购买文具遭遇消费欺诈,民法典又赋予我们依法维权的权利;创作的绘画、作文,民法典更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学习民法典能帮助同学们树立规则意识,明晰行为边界,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活动的最后,法官强调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民法典则是守护公民一生的“权利宣言书”。在法治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的当下,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校园,不仅是普法教育的重要实践,更是为同学们的成长筑牢法治屏障,帮助大家扣好人生“法治第一粒扣子”。

图片

此次校园民法典宣传活动,法官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形式。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把晦涩的法条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故事,让同学们轻松理解民法典的核心要义;通过趣味问答让同学们转化为主角,让同学们理解校园生活中的常见纠纷有哪些和如何处理,并在问答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记忆。最后,发放普法手册让民法典的知识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法官希望此次普法活动,能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同学们能树立法治信仰,培养规则意识。既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也要明确行为边界,不触及法律红线。让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当遭遇到侵权时说“不”,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尊重他人权利,让法治精神成为校园文明的底色。

同学们则表示,学习民法典不仅是知法更是为了用法,守法。

图片

图片

五月的民法典宣传月,在青春与法治交汇的沃土之上,是党徽与法徽的交相辉映,是法治信仰与青春脉搏的同频共振,这场法制宣传引领下,彰显的是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是司法为民的法制初心,更是法治精神的薪火相传。

来源: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