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摩的”火爆上线!市民质疑问题凸显

近日,“网约摩的”小程序在多地悄然上线,它们和网约打车操作一样 ,只需要打开小程序,输入起始地和目的地,等待司机接单即可。


图片




消费者质疑网约摩的是否合规

网约摩托车服务平台“摩的一下”的计费规则为,起步价6元/前2公里,超出后每增加500米加收0.8元。


图片


“搭摩行”的计费规则较为复杂,不仅按常规时段、0时至6时、23时至0时设置了5元至7.5元不等的起步价,还对短途部分、长途部分及时长分别计费。


这种“亲民”的定价标准,引发众多网友热议,有的认为这是好事,又便宜又方便,对于早高峰的打工人,简直是福音,应迅速普及。


图片

网友评论


有的则十分抵触,认为这会引起较大的安全隐患,看似价格“亲民”,实则是个陷阱,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理赔责任未有明确的规章。


图片

网友评论


针对“网约摩的”平台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问题,“摩的一下”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能做的是,首先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其次保证司机和乘客戴头盔,而且单次只载一个人。”


但这也并未完全打消网友的疑虑。一方面,多地都曾开展过“黑摩的”整治行动,因为摩托车可以停放、收藏,存在大量违章不处理、违法、水车、黑车等问题,同时,摩托车引起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各地对于摩托车的使用要求不一,像长沙、深圳、郑州等地,都曾明确提出过禁摩令。


图片





平台兴起源于实际需求

“搭摩行”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从2023年上半年起探索“网约摩的”的发展模式,2024年8月,平台正式投入市场。目前已覆盖湖南桂阳、宜章、衡东,广东乐昌等10多个县市。


“我们深入一些县市及乡镇后发现,在公路交通欠发达的地方,摩的很有市场,解决了很多人的出行难题。”


其团队调研发现,当前的摩托车运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提供服务的摩托车司机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没买交强险,有的甚至连驾照都没有。此外,“黑车”私自运营,存在价格不透明、司机临时加价等问题。


图片


一方面是居民出行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市场有待加强安全和规范的管理,这给“网约摩的”平台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摩的一下”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网约摩的”的市场定位是打车不方便或者是赶时间的人群,这也是“网约摩的”与网约车的不同。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摩的一下”主要在县市进行推广,以地区加盟为主,目前覆盖广东多地。目前,平台日均单量为两三百单。




平台明确多个免责情形

记者查阅发现,这些“网约摩的”平台在制定与司机、乘客的“打车协议”时,明确了多项关于安全出行的规则,同时也在针对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判定上“划清了界限”。


“摩的一下”小程序的“打车协议”提到,“‘打车’仅作为双方达成交易对象、就乘坐交易进行协商及订立交易的平台,不对双方交易资格、乘坐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且不对乘坐交易实际履行中的任何问题承担义务和责任。”


该协议明确了“司机出车前应戴好头盔,未佩戴头盔导致出现事故,平台一概不负责”,“切勿超速、逆行,闯红灯,私自改装车辆,无牌照,无证件上路,出现以上问题的司机,被查到后,平台一概不负责,由司机本人承担”,“一摩的车限载一人,请勿超过一个人以上出车,出现事故,由司机和乘客本人承担,与平台无关”等。


图片

“摩的一下”平台显示的“打车协议”。


此外,“搭摩行”小程序中的“用户协议”也注明,“平台仅作为信息发布和交易撮合平台,您与司机之间的运输服务交易由您与司机自行完成,平台不对司机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承担任何责任”,“摩托车出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您应自行评估风险并谨慎选择是否使用平台服务”等。


针对出行安全保障等问题,20日,“搭摩行”客服向记者表示,“我们是一家软件信息服务平台,合法合规,对线下司机也有重点的安全规范,请放心。乘客如遇司机开很快的情况,可以提醒开慢一点,受伤的情况按照交通事故处理,平台这边也会备案。”当问及“搭摩行”上线运营的区域,该客服却称“不清楚具体开通的城市”。



专家建议

从三方面入手保障安全运营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认为,多年来摩的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县城等普遍存在,摩的价格低于出租车,能满足这些城市部分低收入人群出行,有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


张翔建议,对于摩的不应该完全禁止,而是要将行业规范化,在车辆年检、驾驶员管理、运营平台合规等方面做好管理,给老百姓一个经济、安全的出行方式。“大城市可能并不适合,但可以在三四线城市做规范化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友浪认为,要从三方面入手保障“网约摩的”安全运营,一是做好硬件风控,比如强制佩戴国标头盔、不戴即无法接单;设置60公里/小时速度上限,超速即断电警报。二是推进保险标准化,可参照共享电单车模式,由交通主管部门统一招标保险公司,打包谈判保费并通过平台代扣,确保每单都有实时电子保单。三是实施事故先行垫付制度,平台对保险争议负责先行赔付,再向保险公司或责任方追偿,最大程度减轻乘客事后维权压力。




有地方称网约摩的尚未纳入监管


记者查询发现,部分城市已对摩托车上路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例如广州划定了摩托车禁行区域,《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明确,“利用摩托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从事经营性客运或者货运活动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目前“网约摩的”平台的营运地区包括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郴州市宜章县及桂阳县,广东省茂名市、韶关市乐昌市,陕西省宝鸡市等。记者就“网约摩的”营运合规性问题咨询了多地交通运输部门。


5月21日,广东省茂名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在茂名目前还没有关于摩托车能不能载客的规定。这类网约摩托车平台仍未纳入监管。”韶关市乐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网约摩托车监管职责目前不在我们单位,所以我们这边无法判定是不是合规的。网约摩托车属于新兴事物,现在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有公安部门在监管。”


陕西省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涉及网约摩托车的营运许可或者业务。一般针对非法营运的车辆进行查处是由交警和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来负责。”


图片

“摩的一下”陕西宝鸡站点。


不过,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宜章,交警部门负责给摩托车登记行驶证、驾驶证等,我们默认摩托车不作为载客工具,并不会认可它的营运性质。”其进一步称,“宜章虽然没有禁摩,但这种网约摩托车的运营模式此前也从未听说过。”


对于各地监管部门不同的态度及政策,“摩的一下”项目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目前网约摩托车相关的交通条例确实比较模糊,在各地都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先做好安全保障,要求司机戴好头盔、订单上配置保险,相信后期网约摩托车的营运合规问题会慢慢完善的。”


5月22日,“搭摩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网约摩的’作为一种新业态,暂时没有适配的行业制度和规则。特别是在县级以下城市,禁摩很难一刀切,市场也确实需要摩的这种出行方式作为补充。我们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目前从平台的运营城市来看,当地政府对我们基本都是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在跟交通管理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沟通的时候,我们也会配合报备、注册公司等事宜。”







华南虎小组新闻线索收发邮箱
账号:hnh0751@qq.com
投稿范围:
源:广东交通之声、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
编辑:李建群
责编:谭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