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最高行政法院就前总理英拉・西那瓦涉及的大米抵押案作出关键裁决,推翻了部分赔偿命令。
5 月 26 日,法院正式澄清,在 2016 年由泰国财政部发布的 1351 号命令中,要求英拉支付 357.17 亿泰铢赔偿的部分内容不合法,并裁定撤销其中 100.29 亿泰铢的赔偿责任。
法院强调,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行政命令的合法性,无权直接判决个人支付赔偿金,因此英拉无需向案件中的 9 名被告承担金钱赔偿责任,相关部门也不得对其采取资产扣押或拍卖等强制措施。
这一案件源于英拉政府时期的大米收购政策。2011 年,英拉政府推出 “大米典押计划”,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民大米以保障其收入,但该政策因涉嫌腐败和管理不善引发争议,2014 年泰国军事政变后,英拉被解除总理职务并面临多项指控,其中财政部于 2016 年发布命令,要求其个人承担大米收购项目的巨额亏损。
英拉本人自 2017 年起流亡海外,未亲自参与庭审,但通过法律团队持续上诉。
最高行政法院的裁决厘清了法律程序的边界。法院指出,财政部的赔偿命令属于行政决定,若当事人认为其违法,可通过行政诉讼请求撤销。
本案中,法院认定该命令部分内容缺乏法律依据,因此予以撤销。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 9 月首次审理时,5 名法官已签署判决书,但因后续提交全体会议审议时两名法官退休,导致判决书签署流程延迟,直至近期才正式公布结果,这一程序细节也引发了关于司法独立性的讨论。
该裁决对泰国政治格局具有象征意义。英拉作为西那瓦家族的核心人物,其案件长期被视为泰国 “红黄衫军” 政治斗争的延续。
此次法院推翻部分赔偿要求,被其支持者视为 “正义的胜利”,但反对者则质疑司法程序是否受到政治因素干扰。
尽管裁决不涉及英拉其他未决案件(如滥用职权指控),但已为其法律处境带来转机,未来是否影响其回国进程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