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鹏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加141.5%,毛利率为15.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2.然而,小鹏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7亿元大幅收窄。
3.小鹏汽车销量上涨,但单车均价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单车均价降至15.29万元。
4.为实现盈利目标,小鹏汽车计划在第四季度盈利,并在2026年年底横跨10到50万的价格段,具备更完整的产品布局。
5.尽管市场竞争激烈,小鹏汽车仍需加大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19.8亿元,同比增长46.7%。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度哥
5与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务,其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加141.5%;毛利率为15.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为10.5%,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但目前小鹏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6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13.7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在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公司将在第四季度盈利。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造车新势力们也开始寻求在销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盈利。目前,理想和赛力斯已经实现盈利,零跑虽2024年全年亏损,但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蔚来则计划2026年实现盈利。小鹏汽车能否实现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
1 销量上涨,但单车均价下滑
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总交付量19.01万辆,同比增长34%。分季度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2.18万辆,第二季度交付3.02万辆,第三季度交付4.65万辆,第四季度大涨至9.15万辆。到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也维持在9万辆以上,为9.4万辆。
交付量的大涨与小鹏MONA M03、小鹏P7+两款车型有关。2024年8月,小鹏MONA M03上市,定位“智能纯电掀背轿跑”,搭载高阶智驾方案,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98万元至15.58万元,成为了小鹏汽车一大爆款车型。
小鹏汽车表示,小鹏MONA M03上市仅4个月就完成第50000辆整车下线,既创下了小鹏自身新车下线速度最快的纪录,同时也持续刷新新势力纯电下线速度纪录。到目前,小鹏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过10万台,成为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
2024年11月,小鹏P7+上市,其售价18.68万元起,其在12月的交付量就超过1万辆。2025年4月,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表示,小鹏P7+第50000台正式下线。
爆款车型售价低,小鹏汽车的单车均价逐渐降低。2024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销售收入为55.4亿元,由此计算,其单车均价约25.41万元。之后的三个季度分别为22.58万元、18.92万元、16.03万元。到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单车均价降至15.29万元。
但得益于销量的逐渐攀升,小鹏汽车的规模效应也逐渐显现——其汽车毛利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5%逐渐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0.5%。
在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电话会上,何小鹏曾透露,小鹏汽车在2025年的下半年还计划交付多款新品,包括纯电以及鲲鹏超级电动产品,其绝大部分的车型将支持一车双能,通过超级电动产品大幅度扩展可达市场规模。到2026年年底,小鹏汽车将会横跨在10到50万的价格段,从紧凑型到大型各个主流的细分市场,具备更完整的产品布局。
2025年3月,2025款小鹏G6、G9上市,其中,小鹏G6售价区间为17.68万元-19.88万元,相较于老款车型起售价降价2.31万元,顶配降价5.6万元;小鹏G9的售价区间为24.88-27.88万元,相较老款车型,起售价格下探1.51万元,顶配则下探了8.11万元。
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G6/G9全系实现了34%的配置升级,本质上是将品质基线拉到了用户真实需求之上。定价决策的关键考量有两个方面,一是必须支撑销量目标,这是不能改变的;二是要让用户产生不买就亏的冲动。二是中国车企不应该在价格上进行无谓的竞争,而应该卷科技。
但其他车企们也在加大产品投放,据中汽数研数据,2025年第19周(5月12-18日),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39.0万辆,环比下滑13.9%,新能源汽车销量21.8万辆,环比下滑3.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5.9%。新势力榜单中,理想汽车以0.92万辆的周销量蝉联冠军,问界以0.75万辆位列第三,而小鹏汽车则以0.58万辆排名第五,连续多周无缘前三。
2 内卷智驾,盈利不易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亏损是普遍现象。蔚来汽车2024年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38.7%,收入657.32亿元,同比增长18.2%,但净亏损224.02亿元,同比增长8.1%;零跑交付29.37万辆,同比增长103.8%,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92%,净亏损28.2亿元,较2023年的42.2亿元收窄14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交付19.01万辆,同比增长34.2%,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净亏损57.9亿元,较2023年的103.8亿元大幅减少。
在面临盈利压力时,也需要不断加大投入。2025年2月,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包括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级及20万元以上车型。3月,吉利将高阶智驾千里浩瀚H1方案下放至10万元以上车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显示,高阶智驾已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即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提升近一倍。
高阶智驾的“下放”无疑也加大了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压力,小鹏汽车的投入也有所提高。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销售成本133.5亿元,同比增长134.1%。其表示,增长主要与汽车交付量一致,部分被持续的整车成本降低所抵销。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为19.8亿元,同比增长46.7%。其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扩充产品组合以支持未来增长,与新车型及技术开发相关的开支增加所致。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9.5亿元,同比上升40.2%。主要是由于销量上升带动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增加所致。
小鹏汽车在研发层面的投入也换来了新的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4.4亿元,接近其总收入的10%,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小鹏与大众汽车在平台、软件战略及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所产生的研发服务收入。
市场竞争只增不减,小鹏汽车的现有车型能否带来销量持续增长,以实现盈利目标呢?也需要时间给予答案。
作者丨卫河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