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答顶端新闻:供给“标准地”,助力企业迅速开工 | 直击吹风会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5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介绍,《工作方案》要求国家级经开区工业用地原则上应该供给“标准地”,助力企业拿地后迅速开工,加快项目落地。

顶端新闻记者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提问,了解国家经济开发区中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有关政策和配套举措。

图片

顶端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朱冰回应称,目前,部分国家级经开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些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开发已经接近饱和,园区建设和企业的投资扩产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工作方案》立足实际情况,通过单列用地指标、支持立体开发、加大混合用地和新兴产业用地供给等多种形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

朱冰表示,《工作方案》还要求国家级经开区工业用地原则上应该供给“标准地”,也就是已经完成了环评、能评等评估,带着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标准出让建设用地,助力企业拿地后迅速开工,加快项目落地。

图片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徐想 摄)

国家级经开区产业点多面广,需要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朱冰表示,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在全球范围招引高层次人才,并且为这些外籍人士在工作就业、落户、就医、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也支持通过产教融合、“双元制”试点等方式培养产业技能人才,促进人才需求供给的有效对接。

在资金要素方面,《工作方案》允许各地区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朱冰表示,这也是经开区反映含金量很高的一项政策,需要各地政府积极去落实。

同时,《工作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中新集团就已经在A股上市。“后续如果有经开区符合条件,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予以支持”,朱冰称,此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贡献,精准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发展。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