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吉林长春举行。与此同时,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与高博会同期同地举行。
据悉,本次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十四个平行论坛。主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特征与实现路径,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聚焦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突出高层次、高规格;平行论坛聚焦系统研讨改革发展关键路径,突出全方位、全领域,涵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板块,其中教育板块围绕教育战略研究与智库建设、“四新”2.0建设;科技板块聚力高校科技创新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深入探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高校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人才板块关注教育家精神传承、拔尖人才培养、就业育人新范式等,着力分析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关键路径。
在23日进行的主论坛上,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天津大学副校长李斌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聚焦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特征与实现路径,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彰显前瞻性。论坛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关键命题。主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议题,平行论坛涵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板块,系统研讨改革发展关键路径。论坛主题包括“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研究”“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研究”“教育数字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教育家精神传承”“拔尖人才培养”等前瞻性议题,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专题研讨等形式,展开高层次、深维度的交流。
二是突出高端性。本次论坛得到教育部多个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多位司局领导出席论坛进行指导交流。25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80余位大学书记校长、30余位行业企业负责同志受邀贡献智慧,多方力量汇智聚能,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成为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
三是注重成效性。论坛不仅重视理念碰撞与理论探讨,更突出成果生成和落地转化。如发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集,发出高校服务东北振兴“长春倡议”;启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新实践案例集”编制工作;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案例推广。同时,论坛成果将以专家报告荟萃、专家笔谈集等多种形式持续转化为咨政报告或学术成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