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慈溪新时代法治实践站高质量建设座谈会举行

“现在看到的是宁波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建设办新时代法治实践站的每月活动计划,今年5月,我们已经举办了‘环创·五联学堂’新业态劳动者法律知识讲座和‘树立风险意识 预防职务犯罪’普法大讲堂。”近日,宁波慈溪新时代法治实践站高质量建设座谈会举行,现场,该市各法治实践站与会人员参观了站内的法治共富大讲堂、职工法律指导工作室、新时代法治书吧、法治志愿者工作室等功能分区。

图片

会议现场(潘凡瑜供图)

环创新时代法治实践站由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建设办按照“1+4党建融合共享”发展新模式设立,升级扩容了原“法律帮帮团”服务,进一步融合、整合了法治学习、法律咨询、职工帮扶、法治宣教等6项法治服务职能。自去年启动以来,实践站累计开展《民法典》《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各类法治讲座25次,为56个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问题咨询,向快递员、外卖骑手、保安环卫等新业态群体发放法治宣传单1200余份。

会上,慈溪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伟充分肯定了各法治实践站点的建设运行延伸法治建设工作触角,扩大法治建设“朋友圈”队伍,并就全市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两点要求:一要做到“三合”,契合法治建设重点、政府中心工作、企业群众需求,融合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条线工作,整合现有法治建设资源、法治工作力量、司法行政基层站点;二要“四到位”,思想认识要到位,将法治实践站建设与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站点设置要到位,确保每个站点可看可感、实用管用,运营团队要到位,建立高专业素质和高服务水平的法治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发挥要到位,推动“真问题”“真解决”。

慈溪市自去年启动新时代法治实践站建设以来,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资源、整合力量”的总体要求,深挖企业、群众法治需求,整合各类法治资源、动员各方法治力量,截至目前,已建成包括环创站在内的“有固定场所、有联系人员、有活动项目、有工作机制”法治实践站27个,收集涉及法治建设领域意见建议形成《基层法治建设建议书》58份,通过恳谈交流、讲座学习、读书会、“建议直通车”等多种活动形式累计服务群众约4800余人、企业440余家。

会议还对《慈溪市司法局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法治实践站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解读。(潘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