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挑事”?李云飞疑似反击,长城与比亚迪的那些事

2025523日,长城汽车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的对话视频。视频中邓庆旭问道:长城汽车过去,有一个最大的争议性事件,就常压油箱事件,这个事件现在有结论了吗?

图片

图源 :长城汽车微博

魏建军答道:这个事件,现在虽然没结论,但是部委给我们的答复是,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说一定会有一个公正的处理。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了,我认为不是长城的(事件),说大点是社会的(事件)行业的(事件)。

网上有说法,说你把别人的灯吹灭了,你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图啥呢?值当吗?邓庆旭追问。

魏建军义正辞严的回答:吹灭别人的灯,关键是什么灯,他要是鬼灯,我一定要把它吹灭了,让这个行业呢,得到健康的发展。

图片

图源: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微博

525日晚,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布了两条微博: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鬼吹灯!同时,李云飞还在文案下配了一张钟馗捉鬼的图片。

图片

图源:评论区截图

虽然李云飞没有直接点名,但这样的发言很难不让人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该内容的评论区里更有激进的网友评论道:能不能把魏建军起诉了,造谣。

这已经不是两家车企头一回明争暗斗了,但谁又能想到,如今闹成这样的双方也曾有过一段甜蜜往事

长城&比亚迪——互让商标

20219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发布的一则商标转让/转移公告引发了广泛关注。公告显示,比亚迪无偿转让商标给长城汽车。

图片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

比亚迪为什么会突然把商标转让给长城呢?这就要说到长城旗下定位高端市场的品牌201611WEY正式成立,并将其中文命名为魏派,取自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

但是,在20161月比亚迪就已经将申请为商标,该商标在20174月正式注册通过。这也并不是比亚迪故意抢占,早在2012年比亚迪就已经开始打造王朝系列车型,目前推出的系列就有秦、、唐、宋、元。为了丰富自己的王朝系列,比亚迪自然就会尽可能的将王朝相关的商标抢先注册。

以自己姓氏来命名的品牌,却不能用的商标,多少都会有些意难平吧。好在是比亚迪将商标转让给了长城,这一举动也成了当时不少媒体称赞的车圈美谈

20211117日,在魏牌玛奇朵DHT-PHEV车型上市发布会上,长城汽车魏牌负责人李瑞峰就此事进行了回应:这件事说明天下车企一家亲。

同年,作为回馈长城也无偿将登陆舰商标转让给了比亚迪。彼时,汽车行业关注在《比亚迪无偿转让商标给长城网友:大格局》一文中还表示,双方将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国品牌共同进步而努力。当时甚至有不少人都在猜测两家车企存在合作的可能。

可是谁能想到,两年后这对曾经甜蜜的车企却闹得不可开交。

长城VS比亚迪——常压油箱起波澜

2023411日,长城汽车突然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图片

图源:长城汽车声明

长城汽车在声明中表示,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经审查,符合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等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

这次举报直接震动了整个汽车圈,原本两家企业的甜蜜形象也在这一刻尽毁。

对于比亚迪而言,长城的举报着实打在了七寸。据车联中国表示,2022年,比亚迪首次击败吉利夺得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时,很大程度上仰仗的就是以DM-i技术为代表的插混车型。

车联中国还表示,从汽车行业发展历史角度看,长城汽车对于比亚迪的排放指控,类似于2015年大众汽车爆发的排放门丑闻。当时通过软件作弊掩盖真实排放数据的丑闻,几乎把包括大众、奔驰在内的德国汽车巨头推入深渊。仅仅是大众汽车一家,就先后支出了超过300亿欧元,用于支付高额罚款和了结与排放丑闻有关数量惊人的官司。

图片

图源:比亚迪汽车声明

事发后,比亚迪也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比亚迪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

比亚迪还表示,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

这件事情的后续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但是两年过去了仍然没有结果。可在此期间,关于两家的摩擦却也愈发激烈。

长城VS比亚迪——两个牌手隔空喊话

2024619日,长城旗下的全新哈弗H6发布上市。有趣的是,在当天的发布会现场热度最高的并不是车有多好、价格有多便宜,而是李瑞峰在现场的发言。

如果牌桌上有人出老千,长城就要发出预警,站出来敲桌子,甚至掀桌子。

低价之下,岂有硬货?

看似一时占到便宜,实则长期付出代价。

卷没问题,但要健康的卷、良性的卷、有底线的卷,这个底线,就是要给用户带来长期的拥车价值。

……

对此,汽车行业关注在文章中表示,李瑞峰的一席话可谓是火药味十足,虽然句句不提比亚迪,但句句都是比亚迪。一周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将车市竞争比作成打牌,他表示:“市场卷的根本是卷技术”。显然,李瑞峰的发言隔空回应了比亚迪打牌论

看着双方你来我往的摩擦,大家不禁感叹车企之间的商战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长城VS比亚迪——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

回到魏建军这次在视频中的发言,除了强调常压油箱事件以外,他还提供了不少金句:

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是没爆而已……”

还有很多不遵守商业规则的竞争,比方说无限度的逼使供应商降价。还比方说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将近一年的时间,供应商怎么去生存。有的主机厂它也在偷工减料,甚至在这个汽车安全上、汽车寿命,汽车可靠性上。

有些产品都是从二十二三万,这几年这个产品降到十二三万,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十万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如果说这些矛头对准的不是比亚迪,大家能信吗?

202411月,一张网传来自比亚迪发给供应商的邮件截图闹得风风火火。邮件里比亚迪先说了自己成立 30 年的成绩,又说了今年的销量预计要突破 420 万辆。最后话锋一转,销量是高了竞争也更激烈了。所以,贵司所供货产品,从202511日起降价 10% 

图片
图源: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微博

没多久,李云飞出来回应了此事,他表示年度议价是惯例,并非强制,大家可以协商推进。这一回应无疑是证实了邮件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降价行为也在持续进行,据第一财经”2025524日报道,临近6月,比亚迪官方再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可达5.3万元。从今年3月底开始,比亚迪已经连续3个月开展限时一口价或者限时补贴活动,通过厂家补贴、现金补贴等方式变相降价。

比亚迪的降价习惯还要往前追溯。2022年,比亚迪以186万台的销量首次登顶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宝座,但转过年来比亚迪更拼了!为什么拼了?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比亚迪曾立下的“300万辆年度目标(不含出口)。怎么达成这个目标?降价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

20232月,比亚迪推出了新款秦plus DM-i,官方指导价首次降到10万元以下。据南风窗表示,比亚迪的降价策略,很快收到了成效,消费者闻风而动。比亚迪秦PLUS DM-i2023冠军版上市五天,就收获了25363张订单。

但是还不够,据销售数据显示,202310月份比亚迪月销量创新高达30.18万辆,前10月累计销量也达到了238.15万辆。距离目标的300万辆显然是还有些差距的,于是比亚迪继续降价。

同年的92日,比亚迪官宣2023款元Pro专享限时购车优惠政策,包括2000元抵8000元购车款、三电系统终身保修(首任车主)、终身免费OTA系统升级等优惠。

同年的1124日,王朝网旗下秦、汉、唐、宋等多款车型新增了优惠政策,秦PLUS DM-i起售价下探至8.98万元,优惠车型最高降幅达1.5万元,上述优惠还可叠加此前活动。对此,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此轮降价并非官降,促销仅限于11月内,目的是为加速油转电。

图片

图源:比亚迪官网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不陌生了,比亚迪全年实现了新车销售3024417辆,超额完成了年初定下的300万辆销量目标,成为了国内首家销量突破300万辆的汽车品牌。从2021年的74万辆,到了2022年卖出了186万辆,再到2023年的302万辆,三年里比亚迪销量实现了三级跳。不得不说比亚迪是放眼全球,都战绩亮眼的存在。

时间来到2024年,比亚迪再度开启降价活动,219日推出秦PLUS和驱逐舰05的荣耀版车型,起售价为7.98万元,31日,再推出起售价10.98万元的宋Pro DM-i。年底的12月,两大主力车型秦PLUS EV和第二代宋Pro DM-i各优惠1万元,熟悉的9.98万元起售再度回归市场。

似乎这种销量不够降价来凑的方式已经成了比亚迪的常态,价格优惠固然是让消费者占了便宜,然而这种方式真的是占便宜吗?虽然质疑质量问题的话从魏建军口中说出有着很大的商业竞争嫌疑,但这个市场何尝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呢?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文明讨论。

*封面图由AI生成。

图片
THE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