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总结
|
---|
G1
| 尼克斯100 -89步行者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1):前哨战 |
G2 | 尼克斯89 -78步行者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2):登陆战 |
G3 | 步行者88 -68尼克斯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3):保卫战 |
G4
| 步行者83 -77尼克斯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4):绞杀战 |
G5
| 尼克斯86 -93步行者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5):惊魂战 |
G6 | 步行者91 -98尼克斯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6):渡劫战 |
G7
| 尼克斯94 -90步行者 | 1994东部决赛 尼克斯-步行者(7):终焉战 |
如果不知道什么叫东部系列赛,建议可以看看这轮。几个特点:1.双方纸面上可能差距不小,但是放在比赛里上看起来就无比接近;2.有些比赛惨不忍睹,你会怀疑80分都是怎么来的——他们看起来应该只得了50分;3.主场优势无比关键,可能4-3和4-1咫尺之遥;4.比赛观感极差,不停的在响哨,不停的在快攻和前场篮板上博弈;步行者外有传统控卫,这种人以撅屁股运球过半场为进攻基本职责,然后顶着人分配球权为后续作用,一手出球完后会去提供无球掩护及定点投射;然后防守端会去领防,并成为快下箭头。在这里面定点投射这一项好像恰恰是优先级最低的,不是说不需要,只是有就皆大欢喜,没了也便不强求。所以,仅说固定职能,沃克曼和哈珀,甚至都没区别。米勒和斯科特除了能力不同,在布朗这里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无非就是一个有内切,更狡猾能骗到哨子,另一个只能付出无球跑动。然后小前锋,施拉姆夫可能确实比麦基强,但是在东部这种环境显然是不如麦基。生涩的比赛场面让他在腰位以背身铺开进攻的这一最大作用被埋汰了,反过来却放大他作为中心高的白人无法封锁空间的弱点。麦基就很适合东部。啥都会一点,强项——防守上用长臂来执行领防和封锁,这点非常接洽;弱项——持球单打也能藏得住。这就有点像皮蓬。当然,还有另一个更像的,留着一会儿说。做大戴维斯兄弟和引入麦基,这其实都是步行者与东部接轨的显著特征,他们也是靠这点摆脱了一直首轮游的局面。重视蓝领及长臂猿,轻量化前场体型所带来的是对方不管谁发动进攻,谁来到罚球线以里,都会在第一时间内遭遇至少两位球员的干扰,从而延缓进攻时间,达到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施密茨是一个特殊点。他在拉里·布朗到来之前一度被弃用,在季后赛边缘化。但是布朗就是布朗——下令施密茨减肥、给安排单独的战术、再加上双戴维斯分担开销卡位对抗——三个锦囊下去,你就能见到一个新的施密茨。只不过,他是真的很典型的白人内线。在90年代这种比赛里,犯规数就不可能低。这套阵容是不是眼熟?传统控卫分配球权领防,比卢普斯;得分后卫绕圈远射空切,汉密尔顿;小前锋长臂猿防外顾内,普林斯;有单打能力、会投射的内线,拉希德;你把大本拆成戴维斯兄弟俩,再看看教练。嗯。就是这么回事。尼克斯也是典型的东部球队(只不过他们更有钱),所以哈珀与沃克曼在感官上可能不无不同。当然,哈珀在第七场证明了自己不愧是老球星,在这种时候就是管用。作者跟我说今年的德里克·怀特?好像是挺像的。
斯塔克斯我在他的个人文章中说过,这个球员神经刀的背面,是他揽下了很庞大的工作。因为尼克斯在创造性和多样性上非常的差,有人的原因,也有体系的原因,他和梅森都在去补足这一点。(这里可以想一下16威斯布鲁克:为什么相比之前受过大伤,相比上一年数据也不炸了,然后季后赛还有之前的一些毛病,可威斯布鲁克仍被很多人看作是生涯的第一个新高峰?)在这个方面下,斯塔克斯和梅森出现滑坡,本应该是被认为94尼克斯不如93尼克斯的地方,但是如果里弗斯换做哈珀那便不好说了。相比之下查尔斯·史密斯的受伤和查尔斯·奥克利的回升没有那么关键。史密斯和奥克利原本在末节的优先级就不如梅森,不太影响纽约整体的价值。当然,这件事是这样的:莱利想尽可能的掌握史密斯的状态如何——很对,做好万全准备——但是惹恼了梅森。尤因和去年基本没差别。在莱利的体系下,他更像终结点,而不是发起点。这里必须赞同莱利。因为尤因根本无法往里打(显得像个跳投怪,而且是制式跳投怪),也没有拿球就攻的直接威胁(不存在奥拉朱旺的拿球一下子能打出很大空间的能力),内切的手感上也无比生硬(罗宾逊勾手抛射也不好,但力量霸道),所以让他去执行战术终端也算是物尽其用。尤因力量当然很好,但是和另外三大中锋比就没什么优势;尤因运动能力外扩也很强,但是比另外三人还是没什么优势,而且受过伤;所以表现出来就是论啥都没他什么事。主要还是尤因的防守,最后被戴维斯打进的那个球就很明显:位置感特别差,而且在面对面的对抗中,显得力量很次。唯一的,尤因依靠自己勤学苦练把投篮练的非常准,在我看这么多90年代内线的球里,CS这个方面,第三应该是坎普,第二就是尤因了。可惜的有两点,第一,他心态有问题,第四节罚球我印象中不靠谱;第二即使是CS上面,他也不是四大之首。第一应该是大卫·罗宾逊。对很多不看老录像(比如说前后两个年轻的作者)的观众来说,东部系列赛简直是灾难。我一开始觉得,前面的作者BBro不懂球我估计可能很少接触老录像,所以发挥不好——这个不好有很多方面,首先,文字能力不强(他在一开始居然给了我8000字的G1的比赛复述,一种好像是虎扑的文字直播的东西。我第一反应:水字数呢?)但一般文字能力不强的人应该有很强的读场能力(但作者还是需要把读场能力通过文字展现,而不是平铺直叙),只不过在纽约-步行者的系列赛,不管你有没有好的读场能力,都写不出什么读场的东西来。
在我看来,东部和西部比赛模式的划分可能是没有为什么。就好像南方人说话口音和北方人说话的口音,南方人的吃饭口味和北方人吃饭口味一样。但是在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从什么时候开始铁血。以东部的环境来说,凯尔特人是开头,论发扬光大还是底特律活塞的坏小子。
他们的小王朝告诉很多人这种成功模式,既然费、凯、湖这种巨星抱团家里很富的模式无法憧憬,那就学活塞。其实不管是公牛也好尼克斯也好,都是学的活塞,所以自然他们的比赛都会强调对抗。很多乔丹球迷会告诉你他喜欢看乔丹的比赛,实际上这句话准确的说是“爱看乔丹的集锦”和“爱拿乔丹的比赛去打压詹姆斯”,公牛那种学活塞来的比赛模式,我不说欣赏不来吧,至少完全不如西部看着舒服。所以当下一个作者DCBA接手这个系列赛过后,他也没能适应东部系列赛的节奏——前面作者在不停的重复更好的强度、更果断的反击、更凶的前场篮板,后面作者在强调掩护投篮命中。当然这不怪他们,有人能在这里找到什么东西吗?当然DCBA在后来找到了些其他的东西弥补了东部的恶心,这是他比前面作者BBro不懂球强的地方:会用信息挖掘比赛后面的东西。相比之下BBro不懂球还是太稚嫩了,他只能看到录像里给出的东西——然而就像我说的一样,东部系列赛的录像,你只钻研那个,就会陷入循环往复的:尼克斯提高强度,步行者再提高强度,尼克斯再再提高强度——类似于热血动漫的仰卧起坐。但是两位作者应该感觉到幸运。因为第一报酬不算少,第二这个报酬应该算是“装进口袋里的”——即作者发过来的文,只有过了,和暂时没过,没有石沉大海的。如果我当时大学看这种系列赛的时候,有这种待遇那就太好了:就算东部系列赛再恶心,至少有钱赚——那种在自己热爱的方面凭本事赚钱的感觉,确实舒服。
可惜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不仅没报酬,还恶心人,至少有7成比赛你也总结不出来什么。最可气的是能总结出来什么的那3成,还得面对看着数据表的人嘴一歪跟你开杠:据EPM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