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空经济
正成为县域经济竞逐的新赛道
在低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洪雅能脱颖而出
成功入选全省首批11个低空飞行试点
有着怎样的独特优势
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今天,一起来看——
↓
云观山水
“低空+”赋能文旅消费新场景
作为全省首批11个试点之一的瓦屋山滑翔伞飞行营地,位于洪雅县瓦屋山景区雅女湖畔,将依托瓦屋桌山与雅女湖的独特优势,在湖面建起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降落平台,游客可在专业教练一对一带领下,在湖面上以滑翔伞为主用牵引机进行牵引升空,起飞到一定高度后脱离牵引装置,最终降落在湖面平台。
玉屏山滑翔。杨清亮 摄
“以高空视角俯瞰湖泊与原始森林,感受10分钟左右云端翱翔的震撼,适合7至65岁人群体验飞行。”瓦屋山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营地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今年7月进入预飞行阶段。
今年3月,第三届川渝滑翔伞定点联赛(四川站)暨2025年第八届四川省滑翔伞锦标赛,在洪雅县玉屏山滑翔伞基地开幕。不仅吸引了大批高水平专业选手参赛,更吸引了约1.2万人观赛。
瓦屋山观光直升机正在运行。肖蒙 摄
4月,一架载有乘客的观光直升机降落在瓦屋山景区山顶,标志着眉山首条跨场景低空观光航线首次试飞成功,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再次实现新突破。
三维优势
成就洪雅低空经济“黄金三角”
洪雅的“低空突围”并非偶然,而是多重优势叠加的必然,区位优势、空域优势和政策支持等三维优势,成就洪雅低空经济“黄金三角”。
区位方面,洪雅县处于成都、乐山、雅安“一小时经济圈”,既承接天府新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又地处大峨眉国际旅游区核心腹地,能够充分共享区域客源,吸引都市人群体验“天空游牧”,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空域优势同样显著,相较于成都平原航线密集区,洪雅境内低空空域有着大量“留白”。低空空域资源丰富,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空域环境,也为低空经济开辟更广泛的民用应用场景提供了坚实基础。
正在运输竹木的无人机。蒲训训 摄
政策层面,眉山洪雅通用机场建设被列入《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2025年,市委定位洪雅为低空经济引领区,支持洪雅积极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立体布局
从单点突破到全产业链的“天空之城”
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洪雅县瞄准“一县一区四地”目标(即:全省低空经济试点县、全市低空经济引领区,打造低空旅游目的地、低空制造聚集地、低空赛事承接地、低空试飞优选地)。以目标引领,立体布局,精心规划打造了“一园三组团”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产业园包括通用机场组团、航空运动组团和低空制造组团,志在突破单点打造全产业链的“天空之城”。
在洪雅通用机场连接线项目白花滩大桥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抢进度忙建设。连接线项目建成后,将突破周边区域“跨江难”交通瓶颈,让平乐通用机场与旅游干线有效互通,对县域发展低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机场连接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眉山融媒记者 李勇军 摄
在航空运动组团方面,四川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搬迁项目也已落地生根。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82亿元,主要建设低空伞降区、教学实训区、海模训练区等。计划于今年12月开工,2027年6月建成。
低空制造组团计划总投资30亿元,目前已开工1个航空航天基础制造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签约了1个无人机物流与制造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
瓦屋山与雅女湖同框。尹霜林 摄
在低空开辟县域经济增长的高值空间
当前,“低空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竞逐的新赛道。洪雅县大胆探索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借“低空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实现县域全面振兴新突破强引擎。
洪雅的前瞻性,在于跳出“就旅游谈低空”的局限,构建起“基础+制造+应用”的三维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的通用机场组团,锚定交通基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低空制造组团依靠行业前端智造,锁定产业能级;航空运动组团聚焦赛事经济与多场景应用,激活市场活力。这种“全链条思维”让低空经济不再是孤立的旅游项目,而是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消费”的完整生态。
更值得借鉴的是其“场景创新力”,从无人机送快递到竹木吊运,洪雅将低空技术嵌入民生痛点,让“高大上”的航空产业接上“烟火气”,这种“实用主义”路径,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鲜活样本。
新兴产业的落地
既需要仰望星空的战略视野
更需脚踏实地的场景创新
当“天空”不再是发展的边界
而是创新的空间
县域经济的“低空”增长点
将牵引出向上发展的动人曲线
来源:眉山融媒记者 李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