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日本了。原因很多。比如——
日本的社会治安长期位居前列。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安全城市指数”,东京和大阪多次上榜前十。
看病只需承担30%的自费比例,其余70%由医保承担。日本实行“高额疗养费制度”,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住院一个月最多自费不超过大约8万日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超出部分医保全额报销。不会因为因病致贫。
日本政府向每个0到18岁的孩子发放“儿童手当”(児童手当),每月最多15,000日元。时不时的再发点物价上涨补贴。
社会规则感强,有稳定感。和政府打交道,也不用找关系送礼。找也没用。
收到的儿童手当认定书
……
好吧,我承认,上面是事实,但也是胡话。事后美化。先射箭后画靶。为在日本失意时找心理安慰。
真实原因就是,
我有一颗不安分的躁动的心,死了心要到外面看看。
美加澳新这些移民大国这几年门槛都提高了,不仅贵,而且时间长。直白点,就是想去也去不了。
恰巧我所在的公司,全球布局的都有业务,在日本有公司,还发展的很好,还正好需要扩张、招人,还给我免费办理工作签证。我就过来了。
以及,
日本距离国内2、3个小时的飞机,这是父母勉强能接受的距离。
移居国外,首要的是说服父母。
实际上,父母怎么可能是被说服的,是他们永远无条件支持你,天生地不愿意阻拦你所谓的发展。而即便这个发展本身对他们就是伤害。
我妈在得知我要义无反顾出国后,曾经流泪。还主动找了小区里孩子在国外的几位老人聊天,一位老人跟他说的一句很扎心的话她转述给了我,我现在还记得,那位老人伤心地说,“我家孩子走了,不要妈妈了。”
还好,我们兄妹三人,让我有狠心的勇气。前几天我妈说去白洋淀玩儿了,哥哥嫂子带着去的,很宽慰。
卖房、搬家
2023年中,整个房地产我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就是过去那种隔几年涨一次的周期性循环被打破了,陆续写了七八篇私密的文章,目前看文章里的预言大多是对的。同时,开始大规模的卖房。正在出租的房子协商退租,不同意退租的我就跟人家协商降降房租请人家配合带看。
给租户外卖了两箱牛奶
北京的房子,挂牌一个月没卖出去,我给中介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这两天不给我卖,我就交给其他家卖了。然后,这家中介给我按住一个客户,那天下午,我坐在图书馆的地板上与对方完成了视频签约。那天傍晚,我和孩子吃了一顿肯德基。
之后就是搬家,坐在小箱货里,车后熟悉的街道、楼宇依次远去,再见了。
挤在一堆行李间,透过车窗,向车后拍了张照片
到达日本
我比绝大多数人的开局要好很多了。到达日本前,社长已经找人帮我打扫好了房间,开通了水电燃气。
把行李放下,简单吃了个便当,就到区役所了。日文一句不会,英语交流无障碍,在留卡登记、申请住民票、申请个人番号卡、当天就给孩子确认了学校,给了入学通知书。
近些年在北京交了近一百万的税,孩子上学要提供这个证那个证困难重重,没想到来日本还没开始工作,更别说交税了,第一天就安排了学校。
但且慢,我对学校安排有意见!
日本和国内不一样,国内是每年9月份新学年开始,日本是4月份。虽然我家孩子已经在国内已经上初一了,但是考虑到她日语一般,能否降一级?能否安排到小学6年级?
我开始用英语、兼中日翻译软件磨啊磨,但人家始终面带笑容,NO。一会儿他的领导又过来,也是面带笑容,反正就是一句“按照原则,只能上初一。”
那就这样吧。
忘了带孩子的出生证,我跟他说我现在回家拿吧,他做了制止的动作,用翻译器告诉我,没关系,以后有空时带过来就好。在区役所办事真的很顺利。
直到晚上,突然给我来个下马威。
下马威
家里智能门锁打不开了。前台值班的物管上来帮我各种尝试。这些前台的物管林林总总我见了3个,看样子没有一个低于60岁的。
到最后,反正是没有解决问题,他帮我联系了这家门锁的公司,等到晚上10点,工作人员来了,先是把猫眼拆了,然后用带摄像头的铁丝伸进去,不知怎么着门开了。
我的心也落下来了,今天不用住酒店了。但代价就是60000多日元换了把锁。
我问以后怎么避免再被锁外边,这个日本人告诉我,你这个门锁是韩国产的,不行,容易坏。
日本标准的跪式服务。不过这高度,的确只有这样才方便操作。
另外,提醒大家尽量避免用谷歌翻译软件与人交流。不只是中译日准确不准确的问题,而且容易让别人误解。
就因为这个误解,上面帮我开锁的这个日本老头儿,原本挺热情的,又是出来进去点头哈腰,叽里咕噜跟我打招呼,又是引导我到垃圾房告诉我垃圾分两类,一个是papers,一个是others,又是请楼内的中国人给提供翻译。
在翻译软件惹祸之后,好几天没搭理我。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都会用ChatGPT,把我要表达的意思输入进去,让它自己组织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礼貌又得体。
买家具
到日本第三天,就到鹤滨宜家购买了必需家具。
到宜家买,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可以当天自提,比日本其他家具店要快得多,第三个原因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与营业员交流,不需要日语就能搞定。
中午去的,但我们挑来挑去成为了当天最后一组顾客。
在收银台结账时,还发现一件货品当天没有货,需要隔天配送。宜家的工作人员带着我到一台电脑前,重新开机,帮我们填写好信息。
6点宜家关店,但我们结完账已经6:40,天黑下来了。他们帮我把货物推到打车点,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在漆黑的夜里,趁着店里还未熄灭的灯光,我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一步步开局了。
孩子
孩子快乐不快乐、适应不适应是移居到海外之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在一天天长大——
回到家后,主动打开B站,跟着老师学习日语,自学到了N4水平。
很快交到了朋友,周末会和同学一起吃饭、逛街。
学校的事情不用我操心了,拿回来的体检表、课后活动表等都自己填好,最后让我签个名就行。说实话让我看也看不懂。
早餐也不用我负责了,会自己准备早餐,我可以舒舒服服睡到自然醒。
抵达日本第一天,到区役所登记在留卡时,我主导了整个流程;但是仅仅两个月过去,去区役所领取番号卡、去吃饭、去办会员卡、去超市,都是她来主导,她交流;遇到不知道怎么办时,我都会无助、无辜地看着她,等她帮我解决。
也因为我在她面前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优势丧失,因为我们需要共同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陌生的处事方法,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甚至“战友”。
我原本带她出来的初衷是,远离应试教育、远离唯一答案,让她更活泼、更有创造性和思辨力;在一个大学毕业生98%就业率的地方,更容易找工作,再或者说将来回国,避开国内的严酷的高考竞争,走华侨生考试……
但现在,我认为带她来日本,本身已经成了目的。看世界,体验更多可能,本身就是目的。
尽情体验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