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发:孝心待岳母如生母 大爱视侄女若亲生

“妈,今天气顺些了吧?降压药按时吃了吗?”5月20日早晨,市区惠民花园小区,63岁的周永发来到岳母房间,询问身体状况。从周永发结婚起,他和岳母同在一个职工大院36年。2018年,他将患有家族性哮喘的岳母接来同住。除了岳母,30多年来,周永发对待妻子的侄女也视如己出。他照顾“一老一小”在社区传为佳话。


图片

周永发照顾丈母娘。




岳母住院时病友羡慕 

“你儿子可真孝顺”


周永发1979年从月塘农村来到仪征公路管理站工作,住在单位宿舍。周永发的岳父也是公路管理站职工,也住在单位宿舍,同在一个大院。周永发和妻子朱庆香在大院里结识相爱,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周永发和岳父母做起邻居,虽然是两本户口簿,却是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

“岳母有家族性哮喘,作为晚辈,应该多照应一点。”周永发和岳父母比邻居住,后来周永发有了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2002年,周永发因为单位改制自谋职业。2007年,岳父去世后,岳母先后被查出脑梗、高血糖、心肌供血不足等疾病,周永发的关怀更加细致入微。

2018年,周永发考虑到岳母年迈,购买电梯房搬进新家,把岳母带到身边。此时,周永发女儿已经出嫁,新家三室一厅,三人居住很是宽敞。每次岳母生病住院,周永发忙前忙后,交预付金、办入院手续、做各项检查。夜里就守在岳母床边;白天喂药、喂饭,时不时还要按摩、处理大小便。病友羡慕得直夸:“你儿子可真孝顺啊。”

老街坊的感受跟病友一样。换季时,周永发给老人收拾衣柜,特意把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方便老人取用;岳母下楼散步,周永发跟随左右,生怕她有个闪失;岳母的饮食,周永发格外留心,总是考虑岳母是否咬得动、吃的东西是否有营养、是否易于消化。

去年岳母过八十大寿,当着众人的面,岳母拉着周永发的手说:“这是老天爷赐给我的亲儿子。”




36年前还多了一个“女儿”

视如己出 呵护备至


1989年,周永发和妻子朱庆香刚结婚不久,朱庆香哥哥家突发变故,8岁女儿小捷一时没有了安身之所。心思细腻的周永发主动上门,提出把妻子8岁的侄女接到家中。还没孩子的他突然做起了“爸爸”,这一抚养,便是36年。

因为侄女小捷,周永发开始学着做“爸爸”,每天给小捷讲故事、手把手教孩子写字。冬天怕孩子冻着,晚上就提前冲好热水袋。自己工作再忙,也每天接送上学放学。侄女来周永发家的第2年,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周永发的女儿小丽36岁,已经嫁人有了孩子。

对待两个孩子,周永发一碗水端平,但潜意识里会朝小捷倾斜。至今,周永发的头脑里能清晰地报出小捷爱吃的几道菜——糖醋排骨、红烧肉、狮子头,但他却记不住亲生女儿喜欢吃的菜。邻居都说:“他对侄女特别好,就跟自己的女儿一样。”

长大后的侄女十分孝顺,上班后第一个月工资,给周永发买了礼物,平时三天两头打电话嘘寒问暖,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往家拎,始终没有忘记这个充满温暖的“娘家”。

图片

周永发参与社区治理。




爱心呵护“小家”
对待社区“大家”也不含糊

记者采访获悉,周永发的善举不仅体现在家庭中,在社区里,他同样是个热心人、贴心人。他是真州镇西园社区微网格员,只要社区的事情交到他的手上,一定负起责任。他抽出时间深入楼栋单元,一户户地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每一家的状况,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协助困难家庭解决种种难题。

作为西园社区调解队的一员,周永发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为邻里和谐贡献力量。他总是说:“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有什么矛盾不能好好解决呢?”

“他兢兢业业地为社区工作,调处邻里矛盾,维护社区安宁,是我们的得力帮手。”西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谢霞说。




编辑:窦月

审核:赵国民

监审:豆维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