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共3128字
推荐阅读时间 5 分钟
导读
最近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网络上声量不小,时不时放几炮。最近又以“汽车业的恒大已经形成,只是没爆”的警世名言冲上了热搜。
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2023年4月份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一事。
可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魏建军对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流量有了深刻理解,破釜沉舟以六旬之身披挂上阵,打开以创始人魏建军IP为核心的,数字生态下的长城汽车营销破局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深刻而鲜活的研究案例。
企业创始人驱动的流量裂变
长期以来,长城汽车都是以魏建军负责技术与内部管理,王凤英对外负责营销。从皮卡开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坐上国内民营汽车企业第二把交椅。
王凤英出走后,长城汽车的营销一直招外界诟病,虽然也搞出过“科技长城”、“网络起名”等招数,但收获不佳。连雄霸11年的中国SUV销量冠军宝座也旁落别家。
最让人难堪的是2023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实名举报。
按常理来讲,这个举报属于专业范畴,由专业部门调查取证,最后做出结论即可。但在目前的网络时代,事物发展走向完全与常理相反。此事在网络上发酵后,跟爱国情怀、中国产品与外资竞争等纠缠在一起,最后不但不了了之,长城还处于下风。
这件事情对魏建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也从侧面说明长城汽车已经面临着品牌认知老化与市场突围的双重困境。魏建军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掌握网络话语权,长城就没有未来,这不仅仅是产品营销之战,而是生死之战!
老魏悲情英雄情怀顿起,亲自披挂上阵做起了创始人IP,通过重塑个人IP形象,重整哈弗、长城炮、坦克、魏牌品牌雄风。
创始人IP 矩阵与用户共创
高管团队联动协作
长城汽车要求所有高管积极 “触网”,形成了以魏建军为核心的完整IP矩阵。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通过微博发起的 “哈弗H6用户故事征集” 活动,单条内容的互动量便超过10万,有效激活并凝聚了用户社群。这种高管团队的联动协作,使得长城汽车的品牌传播形成了多点发力、协同共振的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品牌事件营销
由魏建军主导的 “长城汽车技术节”“魏牌新蓝山上市发布会” 等品牌活动,巧妙运用直播、短视频等当下流行的传播形式实现了破圈传播。
2024年相关话题的总曝光量超过50亿次,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品牌事件营销活动不仅展示了长城汽车的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更通过魏建军的个人影响力,吸引了不同领域用户的关注,打破了传统汽车品牌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品牌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深度渗透。
声量提升与销量拉动
创始人IP战略的实施为长城汽车带来了显著的品牌热度提升。2024年,魏建军个人微博粉丝数量从10万增长至33万,抖音粉丝突破75万,其相关内容的平均互动率超过5%,远高于行业1%的平均水平。
在销量方面,魏牌新蓝山在魏建军多次亲自直播站台后,单周销量从不足千辆一举跃升至1670辆,成功稳居25万-4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的第一梯队。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创始人IP战略在提升品牌声量与拉动销量方面的有效性,为长城汽车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创始人IP的底层逻辑
长城汽车的创始人IP战略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 “用户思维”。通过精心塑造魏建军的个人IP,长城致力于将品牌从传统的、冰冷的产品形象转变为富有温度的 “人设”。
这种转变旨在借助情感共鸣来建立用户忠诚度,提升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流量碎片化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而情感连接成为吸引用户关注、留住用户的关键。通过魏建军的个人魅力与专业形象,长城汽车能够与用户建立起更紧密、更有温度的联系,使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过度依赖个人影响力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的波动。倘若魏建军的个人形象出现负面变化,或者行业风向发生重大转变,可能会对品牌价值造成严重冲击,魏建军目前已经60岁,其个人影响力能否在较长时期内得以维持,以及团队是否能够在IP运营方面持续推陈出新,都是长城汽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IP运营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团队需要不断挖掘新的内容主题、形式和传播渠道,以保持用户的关注度与兴趣度。同时,过度依赖创始人IP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品牌自身的技术实力。长城汽车的Hi4混动系统以及蜂巢能源电池等核心关键技术,在IP光环的笼罩下,或许会被用户所忽视,从而影响品牌在技术层面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因此,长城汽车在实施创始人IP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实力的同步传播与展示,确保技术硬实力与品牌软实力的有机结合,共同支撑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行业启示:流量困局下的生存法则
在当前流量成本日益高企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单纯“流量获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果断转向“流量经营”模式,通过切实提升用户粘性、深入挖掘用户终身价值,实现从“一次性交易”向“长期关系”的战略性转变。
长城汽车通过魏建军的IP打造,有效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粘性。这种社群运营不仅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体验,还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在流量经营时代,企业需要更加关注用户需求的挖掘与满足,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与提升,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品牌与用户关系,实现流量的高效转化与持续增长。
长城的“IP破局”战略与创始人魏建军的个人特质紧密相连。他既是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又深谙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思维和运营模式,这种双重身份使其能够熟练驾驭IP运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长城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
不同企业的基因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选择。一些企业可能更注重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从而在技术层面建立竞争壁垒;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凭借独特的品牌文化与营销策略,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优势地位。长城汽车的案例启示我们,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基因优势,结合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
透露一点魏建军的创始人IP战略与实施,不是网络流行的草台班子陪跑,而是有深厚的传播学理论支撑的,这就是企业家与一般网红炒作的不同,千万不要怀疑中国民营企业家为了生存的学习能力!
魏建军个人IP的打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案例,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流量困局下的创新突围之路。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