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以诗意栖居绘就避暑康养旅游新画卷

当前,湖北恩施州正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利川市作为近年来全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是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文旅产业上进行布局的? 

图片

利川腾龙洞景区

在发展大局中找定位 

利川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腹地,森林覆盖率64.55%,夏季均温22.2℃,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超3600个/立方厘米,坐拥全球最大水杉群落“活化石”,城区海拔1079米,是湖北省唯一海拔1000米以上的城市,每年吸引近70万“候鸟”旅居避暑,被誉为中国凉爽之城、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

利川之美,美在山水与人文的交响。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以省委赋予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使命为指引,锚定“知名的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立足自身条件,优化旅游要素资源配置,加快旅游发展动能转换,着力构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一是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打造好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提升龙船水乡、佛宝山等核心景区品质;二是丰富文旅康养业态,开发冰雪旅游、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三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拓展文旅大模型应用场景,推进智慧景区建设。2024年接待游客2230万人次,旅游收入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9%和20.24%。    

图片

龙船水乡景区

在资源优势上谋思路

前几天,湖北省政府批复,将利川市建设成知名的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利川有哪些资源优势?   

利川的优势,是自然馈赠与人文积淀的完美叠加。   

第一,生态本底得天独厚。腾龙洞以59.8公里溶洞奇观问鼎世界地质奇观,八百里清江勾勒出绝美画廓,郁江千里倒注串起碧波长卷,星斗山华中植物园货殖硒丰。6家A级景区(其中5A级1家,4A级4家,3A级1家)珠联玉串、熠熠生辉,12家旅行社陪你游遍利川。我们以“凉经济”破题,苏马荡、谋道等避暑度假圈游人如织,十年间吸引超20万“候鸟”定居,让“短居”变“长居”。2024年,齐岳山国际滑雪场开门迎客,“冰雪经济”实现开篇破题。 

第二,文化根脉深植沃土。利川民风民俗奔涌不息,民族艺术兼容并包,民族服饰别具一格,民族饮食风味独特,形成了浓郁而独特的土家族苗族文化。11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利川灯歌、坝漆、肉连响3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厚重,优秀民歌《龙船调》传唱世界、广为人知,大型洞穴情景歌舞剧《夷水丽川》演绎着土家女儿会、摆手舞、六口茶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标注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等土苗文化最生动的注脚。

第三,物产丰饶赋能产业。利川红作为“国事用茶”香飘国际,荣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杨家坡有机茶园获全国首家德米特认证。利川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黄连、大黄等道地药材达2000余种,获授“中国生态黄连之乡”称号。坝漆“名冠全球”,柏杨豆干“深山奇食”传承百年,利川山药、利川莼菜等地理标志产品构建起绿色产业链。“旅游+康养+农业”深度融合,药旅融合体、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勃发,“游有所获,食有所享”就在利川、就在当下。    

图片

佛宝山景区

在文旅升级中重创新   

我们以“三链融合”激活全域旅游动能。   

一是完善产业链,让“凉资源”变“热产业”。出台奖补扶持政策,高标准打造白鹊山、诸天等民宿示范群,2613家民宿、4.8万张床位构成的民宿集群,让6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50个生态休闲公园及15个口袋公园,催生了龙船天街、龙船调公园·龙船集、复烤厂等夜游产品和夜间消费区,建成康养样板间“麓岛国际酒店”和1.7万平方米康复医院,让城市“宜居”更“宜业”。   

二是延伸价值链,让“单业态”变“全场景”。开发穿洞马拉松、滑翔伞等极限运动,建成汪营童话小镇、南坪田园综合体、利川红会客厅,实现“四季有景、昼夜皆欢”,“旅游+”跨界融合发展。上线“ai游利川”小程序,实现“一部手机游全城”,打造“Discover Lichuan”国际话题,短视频播放量破2亿次,山水之美触达全球。

三是织密服务链,让“游客”变“家人”。用好“候鸟人才”智库,常设17个“候鸟人才”工作站,吸纳2000余名“候鸟”专家,60人受聘参与城市治理、产业规划、科研攻关,以“智囊团”反哺发展。以惠民政策暖人心,部分景区、部分时段实行门票半价,开通火车站游客接送专线,印制多语种导览手册,让游客“来得顺心、住得舒心”。    

图片

大水井景区

在“两山”实践中求突破

恩施州提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围绕这个目标,利川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

我们的愿景是让利川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依托优质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一心、一廊、两翼、多板块”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一心引领——以利川市城区为核心,坚持景城一体、完善配套,打造标志性景点、夜间休闲消费场所、特色美食文化街,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游度。一廊贯通——以大清江国际旅游廊道为重点,串联腾龙洞、玉龙洞、龙船水乡、佛宝山、清江源等清江沿线重要旅游资源,联动清江沿线其他县市共同打造旅游廊道。两翼并进——北翼以齐岳山为核心景区,辐射柏杨坝、南坪、谋道、建南及汪营等乡镇,建设齐岳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翼;南翼分别以郁江画廊、星斗山为核心吸引资源,串联忠路、沙溪、文斗、毛坝、元堡等乡镇,共同构成郁江·星斗山山水田园农旅融合发展翼。多板块协同——因地制宜,将利川市全域划分为近郊田园农旅、苏马荡避暑度假、佛宝山生态康养、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团堡地质景观旅游、柏杨坝民宿文化旅游等六大板块。

二是丰富业态供给、融合发展。拓展生态山水游。加大农旅、体旅项目开发,大力推动“旅游+”、“体育+”,培植体旅融合、休闲度假、康养旅游、露营、文化研学、网红美食等新兴业态,积极承办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品牌赛事活动。依托冰雪、地热资源开发冬季滑雪、温泉康养,加快忠路温泉、齐岳山滑雪场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居康养。深耕避暑度假、富硒美食、健身休养、中医康养,做大山珍“食养”、中药“药养”、民宿“住养”、温泉“疗养”等系列康养产品。打造利川清江流域三渡峡康养旅居小镇、齐岳山康养生态园、银溪谷、龙船溪谷等高品质旅居康养地,支持苏马荡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佛宝山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进利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养老中心、利川市城区智慧养老中心、利川市失能养护中心等医养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龙船调、地方非遗等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利川风情。依托双庙子“第一党支部”、贺龙足迹及纪念碑、十字路会议旧址等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出利川草编、西兰卡普、坝漆漆器等一批“利川好礼”。

三是打造品牌矩阵、提升品质。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提档升级腾龙洞、龙船水乡、佛宝山、大水井、玉龙洞等景区,推进利川苏马荡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北夷城、武陵洞寨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做强齐岳山冰雪小镇,塑造文旅优势品牌。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发展智慧旅游,用好利川文旅大模型,提升“ai游利川”定制化服务水平,推进A级景区多语种智慧终端,实现“扫码即游”,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升级腾龙洞5D光影秀、佛宝山漂流、天空之镜、龙船水乡夜游等项目,建设龙船天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做好做足城区清江段“水体文章”“岸边文章”,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确保“愿意住、有消费、能过夜”。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建设白鹊山、三步街、黄泥坡、野猫水等一批乡村旅游样板。做好品牌营销与推介。深度拓展境外客源市场,开展2025“美好中国行・驻华外交官湖北之旅”暨“Hello利川!”体验行活动,持续承办好各项外事活动,举办国家、省文旅推介、体育比赛活动,展示国际一流文旅形象。以《龙船调》旋律串联腾龙洞、天下第一杉、国事用茶利川红等4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在YouTube(优兔)、Instagram(照片墙)等国外媒体平台亮相发声,“圈粉”国际友人。   

朋友们,中国凉爽之城,避暑旅游胜地,利川欢迎您!游一次腾龙洞,看亿万年地质变迁的世界奇观,唱一首龙船调,让世界聆听土苗儿女的爱意情长,喝一杯利川红,在玛瑙红的茶中,品味人间至味,来一场邂逅,在没有边界的凉城去畅享22℃的夏天。(作者:熊翔,系中共利川市委书记、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