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不出家门!广州推动腹膜透析进入家庭、基层站点

5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卫生健康领域惠民服务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介绍广州市卫生健康领域惠民服务等相关工作情况。

图片

广州聚力推动临床重大高新技术下基层

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介绍,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扩容下沉,全力构建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广州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示范城市。

聚焦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围绕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自2024年开始推出卫生健康十项民生实事,打造了包括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普惠托育服务在内的一批卫生健康领域惠民服务项目,切实增强项目可及性和群众获得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先实现与省内20个地市的全部互认共享,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024年至今累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达293万次,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负担;针对重点群体,通过增加普惠托育供给,解决家庭托育难题,2024年,广州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目前全市可提供托位数超1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37个;为新生儿免费开展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开展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切实守护新生儿和银发群体健康;2025年以完善儿科、精神卫生、中医药三大服务网络为切入点,聚力增强重点专科服务供给,进一步推动临床重大高新技术下基层,不断提升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均衡性。

图片

居家腹膜透析的“广州模式”已推广至多地

张屹表示,在卫生健康惠民服务中,广州大力推进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自2022年开始启动,推动腹膜透析进入基层站点或家庭,构建起智能监控系统+三级诊疗服务+医保政策赋能的“广州模式”,实现透析不出街(镇)或不出家门,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和重返工作岗位。

据悉,该项目已建成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示范中心,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分中心,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层站点的“1+3+19”三级治疗示范体系,编制完成标准操作规程(SOP),培训了一批掌握腹透技能的基层医护人员,19家基层站点均取得医保定点资质,全部具备独立开展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的服务能力。

张屹表示,项目通过智能化网络平台,实现大医院专科医师在线指导基层开展腹膜透析,确保透析治疗效果和安全,带动基层腹膜透析治疗能力提升,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保大力支持予以政策赋能,有效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

项目有效突破医疗资源匮乏的限制,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真正为尿毒症患者,特别是医疗资源欠缺地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患者救治,提供具有可及性、公平性、安全性的“中国方案”。

目前,居家腹膜透析的“广州模式”已推广至贵州、福建、广西、西藏等地,正在推进与蒙古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合作。下一步,广州将聚焦群众需求,推动项目提质增效,努力把项目成果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造福更多患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伍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章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