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以“无讼”司法理念为引领,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枫桥式”纠纷化解体系,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真正实现“止纠纷于未诉,化矛盾于萌芽”,既有助于减轻群众诉累,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为打造平安垦区、法治师市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样板。
2024年8月,一〇二团三连“无讼连队”示范点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深化“枫桥经验”实践的重要成果,该示范点通过构建多元解纷模式,在综合治理、群众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打造了具有兵团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样板。
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梧桐人民法庭负责人刘佳介绍:“无讼连队的建设既是对连队纠纷化解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通过选树典型推动成熟的工作经验推广普及,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无讼连队”的设立是法院结合连队实际情况,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无讼连队”建设取得实效,梧桐人民法庭为连队提供了全方位、定制化的司法服务。工作人员深入连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举办法律讲座、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进行现场答疑解惑等,提升连队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一〇二团三连职工杨国锋说:“团场每年冬季都会组织法治大培训,通过持续学习,现在遇到问题都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基层“法律明白人”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的重要使命。要胜任这一角色,必须熟悉《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调解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
“三连作为无讼连队,近年来辖区的纠纷均在诉前成功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连’的目标。同时,我们注重对‘法律明白人’等调解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调解水平和法治素养。”刘佳说。
“在调解各类邻里纠纷遇到疑难问题时,会及时向法官请教,不断提升自身调解能力。今年已成功化解棉田药害、灌溉纠纷等30余起。”一〇二团三连“两委”(法律明白人)冯帆说。
2024年,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梧桐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全年受理各类案件338件。与此同时,辖区矛盾调解中心等基层组织积极作为,通过多元解纷机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21件。这一数据对比充分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基层调解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超过68%的矛盾纠纷在诉前阶段就得到有效化解。
“持续推进‘无讼连队’‘无讼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等基层调解力量的作用,确保群众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努力实现‘矛盾不过夜’,让辖区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刘佳说。
截至目前,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已完成两家“无讼连队”示范点建设挂牌,分别是一〇二团三连和共青团农场四连。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无讼连队”为切入点,不断延伸司法触点,扎实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向基层延伸,把司法力量嵌入社会治理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