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因为农历五月被认为是阴阳交泰、毒虫出没的“毒月”,五月初五被视为“九毒日”之首。
2.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端午节当天宜早不宜晚,适合从早晨开始过节。
3.不同时间段在端午节当天有不同的活动,如清晨采药挂艾、上午祭祖祈福、正午龙舟竞渡和傍晚佩香囊系五彩绳等。
4.另外,有些地方还有“打午时水”的习俗,正午11:00-13:00是合适的采集时间,认为具有辟邪、净身等效果。
5.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如广西地区的端午节早饭、中元节等,也遵循着类似的“早”的过节原则。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今年端午落在阳历的5月31日。
在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那么,端午过节时间究竟有何讲究?几点过节合适?又是什么说法呢?一起来看看!
一、为什么端午节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
农历日期固定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阳历时间不固定,有的年份相差较大。比如2023年的端午节,出现在阳历的6月22日,紧靠在夏至后。
端午节之所以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农历五月是阴阳交泰、毒虫出没的“毒月”,而五月初五,更被视为“九毒日”之首。
所以,端午节被设定在农历五月初五。
二、端午过节时辰有讲究,几点过节合适?
在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
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指的是端午节在早上过节,中秋节则在晚上过节。这里形象地道出了端午节当天适宜的过节时辰,即宜早不宜晚,适合从早晨开始过节。
比如在广西地区,每年端午节到,人们一般会早早起身,举行祭拜活动,缅怀祖先,祈求家宅平安。随后,一顿丰盛的端午节日早饭,粽香四溢,拉开了节日的序幕。
除了端午节外,中元节等传统节日,也遵循着类似的“早”的过节原则。在广西等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同样多在早上展开。
你的家乡,端午节又是什么时辰过节呢?
按照民间的说法,端午节当天,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活动。
清晨5:00-7:00,民间认为,这是采药挂艾的好时辰。
早晨空气清新,艾草、菖蒲等植物,经过一夜露水浸润,重新焕发生机,效果最佳。此外,早晨太阳初升,天气还不是非常炎热,适合外出采药。
当然,在民间传统中,端午节采艾的时间不仅局限于端午节当天。一般认为“前三后四”皆合适,即前三天至后四天,是端午采艾的好时机。此时艾草因阳气最为旺盛,其药用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不过,由于地域不同,其气候有所差异。南北方理想的采艾时间,存在一些差别。相对而言,南方采摘时间可以较早一些,北方则相对延后。
上午9:00-11:00,是祭祖祈福的好时辰。这个时间段阳气初升,人们经过了一整晚的休息,精气神比较饱满,适合举行家庭祭祀。
正午11:00-13:00,是龙舟竞渡的好时辰。午时是阳气非常盛的时候,而龙舟竞渡象征“驱赶水怪”,为此民间认为,这个时间段为竞渡的好时辰。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从实际上看,不少地方的龙舟竞渡,从早上就开始了,有的地方甚至下午才举行。因为正午时分,天气太热,容易中暑。所以,具体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看。
而端午节一整天,适合佩香囊、系五彩绳等,尤其是傍晚17:00-19:00,此时阳气渐收,民间认为可以通过香囊和五彩绳等,来巩固驱邪。
三、什么是打午时水?
另外,有些地方还有“打午时水”的习俗,时间上,也是正午11:00-13:00合适。
“午时水”,也就是指一种从井里取水的活动。老辈人常说,端午正午时分,采集的“午时水”是比较特别的,它是阳气盛的“极阳水”,也被叫为“龙目水”、“正阳水”等。
民间认为,午时水具有辟邪、净身等效果。据说这样的水,拿来煮饭、泡茶、酿酒,味道都能提升不少;孩童用它洗澡能祛痱健体,大人用了也象征着好运连连。
很显然,这里表达的更多的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理想愿景,非实际功效。
民谚常说:“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说的便是午时水的好。
打午时水的习俗,主要流传于南方沿海地区。
关于端午,你的家乡,又是哪些说法和讲究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