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九歌新韵·端午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
点击查看更多
5月31日演出《九歌新韵·端午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由北京京剧院迟小秋、杜镇杰、张慧芳、胡文阁、杨少彭、张建峰、常秋月、郭玮、窦晓璇、朱虹、张凯,天津京剧院焦鹏飞、刘嘉欣、万琳,上海京剧院傅希如,湖北省京剧院万晓慧,黑龙江省京剧院马佳、黄丽珠等名家携各团青年新秀登台献唱。
邀约南北名角、跨越地域限制、融汇行当流派,观众可以一站式领略梅派的雍容典雅、程派的幽咽婉转、荀派的灵动俏丽、张派的甜润宽厚、赵派的清脆爽利、余派的苍劲醇厚、杨派的工整含蓄、谭派的高亮醇厚、马派的潇洒自如、奚派的洞萧之音、叶派的刚劲挺拔、李派的宏亮苍劲……五院争辉,流派竞放。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皮黄声里诉端阳,千年文脉映辉煌。
北京京剧院
天津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
傅希如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湖北省京剧院
万晓慧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黑龙江省京剧院
马 佳
黑龙江省京剧院院长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黄丽珠
一级演员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2
舞蹈诗剧《九歌》
北京歌剧舞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将富有浪漫想象的民间神话编撰为《九歌》,颂扬庇佑众生的天上神祇,颂扬朴素炽烈的人间愿望;两千多年后,青年编导胡阳采撷《九歌》中的瑰丽诗篇,与一众知名主创共施才华,创作了同名舞蹈诗剧《九歌》。
作品取材于楚辞《九歌》中的若干诗篇,以舞塑神,以神喻人。“东君”与“云中君”、“山鬼”与“河伯”、“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上古之神两两构成对偶关系,将“天”“地”“人”“神”四维具象为舞台画卷。青年舞者胡阳担纲总导演,携手多位知名主创,将传统之美赋予当代解读,以东方哲思引发心灵涤荡。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也是一个全新的作品。自由与徘徊,思念与等待,爱情与生命,那些宏大又朴素的命题,那些迷人又永恒的情愫,都将在这场瑰丽的礼乐中娓娓道来,在这部舞动的诗篇里共赴高远。
《九歌》是胡阳用“心”诠释经典的力作,他借《九歌》将内心对楚风的独特诠释淋漓尽致地挥洒于舞台之上,展现出瑰丽奇幻、人神共情的艺术魅力,使楚地文化的璀璨与浪漫气息扑面而来。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时代。而这种神秘与诗意,又深刻体现了舞者对人性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真实的敏锐感知。作品以绮丽清新、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这是导演身心合一的匠心独运、深入经典著作的内涵呈现,展现出导演眼中的爱与梦幻。
——李馨 (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舞蹈诗剧《九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卡司排期公布!
2025年仅北京一地演出!舞蹈诗剧《九歌》: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之旅即将启幕
舞蹈诗剧《九歌》将再度上演,不但“费张翰”,而且“吃配合”
03
“彩云追月”张冰冰与北京民族乐团端午节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融合民族管弦乐与钢琴协奏曲,既有恢弘激昂的《黄河》,也有温婉流畅的《彩云追月》,展现中国音乐的丰富层次与动人魅力,带给观众震撼人心的听觉体验。
指挥:张冰冰
著名钢琴家谭小棠倾情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北京民族乐团青年竹笛演奏家蒋锦雯细腻演绎《思泉》,加之指挥家张冰冰携手北京民族乐团,共同呈现高水准的民族音乐演绎。
钢琴:谭小棠
竹笛:蒋锦雯
演出既包含家喻户晓的经典改编作品,同时具有现代民族风格的原创作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让观众全方位感受民族音乐的时代魅力。
04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端午节音乐会
点击查看更多
5月30日,在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端午节音乐会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执棒音乐会,与乐团合作带来《庆典序曲》奏响迎接端午的美妙乐章。乐曲以欢快的跑句和唢呐、锣鼓的齐鸣,勾画出一幅节日庆典的热烈场面,乐曲的对比中段,则以如歌的慢板展现出一派盛世祥和的气氛。再现段将喜庆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在欢腾激昂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指挥:彭家鹏
彭家鹏,一级指挥,第76届国际青年音乐联盟执委。自2000年起连续1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世界各大乐团,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兼有日本小泽征尔和意大利指挥大师穆蒂的指挥风范”“有着非凡的才华、高度的敏锐和细腻的乐感,这使他的指挥艺术臻于完美”的国际指挥家。2021年荣膺奥地利音乐剧院奖·国际音乐文化成就奖。
05
“端午节传统曲艺精粹专场”
北京曲艺团
北京曲艺团以其纯正的京腔京韵和浓厚的京味儿文化,受到京城百姓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七十多年来,北京曲艺团佳作频出、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大量的曲艺作品,为首都乃至全国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听北京曲艺,可以体会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新北京的历史巨变;看北京曲艺,可以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与时尚化的风采。北京曲艺是一幅市井风俗的历史画卷,是一本世间万象的百科全书。
本次演出是端午节传统曲艺专场,节目涵盖:快板、评书、京东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相声等多种形式的表演。为了确保演出质量,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台精彩绝伦的演出。
节目单
5月31日 14:30
快板《武松打虎》
表演:郭迎欢
河南坠子《吕洞宾戏牡丹》
表演:杨芊艺
相声《专属的歌》
表演:李涵、迟永志
北京琴书《劫皇杠》
表演:王树才
相声《白事会》
表演:于磊、付朝奎
传统相声《打严嵩》
表演:何沄伟、吕嘉强
5月31日 19:30
快板《双锁山》
表演:孙国松
相声《口吐莲花》
表演:邱延龙、周广昊
京东大鼓《长寿村》
表演:李宾
相声《鸿门宴》
表演:于磊、付朝奎
评书《话说端午》
表演:张硕
传统相声《白吃候》
表演:何沄伟、吕嘉强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01
评剧《雷雨》
中国评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经典IP的现代重构,原著戏剧张力与戏曲美学的交融与渗透。时空跨度的创新编排,序幕与尾声的嵌套结构,以“十年后”的疯癫蘩漪与痴呆侍萍为框架,形成命运轮回的闭环,同时通过老年周朴园的独白深化忏悔意识,赋予经典悲剧现代反思色彩,呼唤人们的悲悯情怀。
人物塑造的戏曲化突破。评剧《雷雨》中齐全的戏曲行当与纷呈的评剧流派,既突出了舞台形象群的人物特点,又通过戏曲表现手段增强了情感张力。
评剧《雷雨》与当下有着强烈的共鸣与碰撞。如:鲁大海与周朴园的争执直指资本压迫与底层权益的呼吁;周冲唱段中“真世界”的理想宣言与青年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形成的共鸣。评剧《雷雨》通过情节的浓缩与精炼凸显了蘩漪的孤寂与反抗,四凤天真与无助,鲁侍萍的哀苦与悲叹,从而揭示底层女性被物化的困境。
02
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
北方昆曲剧院
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蓝本,以“梦境”为叙事主线,深入挖掘杜丽娘与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哲思,展现人类对爱与自由的永恒追求,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感更具时代厚度。
在舞台视觉呈现上,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采用创新的布景与灯光设计,以大写意的园林为灵感,将传统昆曲的虚拟写意与中国画的工笔细描相结合,打造出既古典又唯美、既现代又简洁的艺术氛围。
同时,深挖故宫博物院文献,复原宫廷戏曲风貌,服饰设计沿袭宫廷纹样,采用“重工满绣”工艺,以真丝面料手绣而成。剧中十二月令花神、大花神的造型皆考据宫廷穿戴,重现盛世华章。
这是一曲听觉的绝美篇章。以细腻婉转的昆腔、丝丝入扣的身段,将杜丽娘初识春情、梦中邂逅的细腻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丝竹轻吟,水袖翻飞,一腔一韵皆透着昆曲独有的柔美与深情……
03
话剧《晚安,妈妈》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作为北京人艺舞台上首部只有两位女性角色的“对子戏”,《晚安,妈妈》以独特的细腻表达,将母女之间的爱与疏离形象地诠释出来。
《晚安,妈妈》是美国剧作家玛莎·诺曼的经典之作,曾于1983年荣获普利策奖,至今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上演。2023年,本剧由唐烨与龚丽君共同执导,张培、孙翌琳主演,在人艺小剧场首演。故事围绕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展开,通过她们在一个夜晚的对话,从最初的争执到对人生的梳理,最终在探讨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走向出人意料的结局。
作为一部聚焦女性题材的话剧,《晚安,妈妈》不仅表达了对女性生活的深刻思考,更将视角延伸至家庭与亲情、生命与尊严等更具普遍性的社会议题,直指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与其它版本不同的是,这版《晚安,妈妈》没有刻意偏重某一方,而是平等地呈现了母女双方的立场。
道一句晚安,与自我和解
《晚安,妈妈》人艺小剧场再度上演——不是新戏 胜似新戏
04
话剧《春逝》
话剧九人
点击查看更多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
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剧目
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展演剧目
纪念中国当代小剧场40周年系列活动特邀剧目
2022“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展演剧目
2021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展演剧目
2021第十届西安戏剧节特邀剧目
2020北京喜剧周展演剧目
大麦2023年度聚光好戏入选剧目
短短的一年时光,宛如被烟尘埋没的种子;它没有在史书中绵延出更多的记载,却在舞台上留下了一片不败的春光。《春逝》以婉约轻巧的笔调,讲述了世俗偏见与个人目标的碰撞、科研理想与现实窘境的周旋,亦书写了一段坚韧动人的女性情谊。
《春逝》记述了一段指向离别的相逢。从暮春到暮春,顾静薇与瞿健雄这对师生,在同一方屋檐下相识、相知、相守,结下了“与子同袍”的深厚情谊。捉襟见肘的科研条件、不平等的招考制度、时人对女子的偏颇目光……作为中国近代科学的拓荒者,凭着一腔孤勇踏上崎路的第一代女性,她们共同咀嚼着生活的艰涩,亦分享着作为崎路同行者的乐观。
《春逝》的舞台呈现并不沉重,但其中涉及的社会话题、公共议题却有棱有角。例如,对女性研究者在科研领域内乃至社会环境中的限制、困惑及自我认同,剧中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处理,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处处扎心。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柔韧、乐观坚毅来自我纾困,绝不随波逐流,终于活成了她们自己想要的模样。“万种愁思千种恨,一腔心事两相同,只为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岂止是民国二十四年的女性知识分子,分明也正是今天的我们嘛。
——蒋慧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曲协副主席)
05
话剧《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
繁星戏剧村
故事灵感来源于果戈里的经典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19世纪前半叶的俄国小说。听起来是不是自带“晦涩难懂”属性?其实完全不会!
该剧为大家打造了一个荒诞中透着写实的“微观都市”,狂人、阿狗都是《狂人日记》里的角色,还有一只叫“美琪”的狗也会在剧中惊喜呈现。
看过《狂人日记》的你,可能会会心一笑,但没看过的话,也完全不会影响观演。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重演”,190年前的俄国小公务员和如今的你我,又何尝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汇?
《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首轮收官 | 发疯专场它!来!了!
06
话剧《婚礼大镖客》
新郎逃跑了?新娘要谋杀?
《婚礼大镖客》喊你上戏啦!
观父=戏中人?No!
这场婚礼由你来主宰!
入场赠酒 吨吨吨微醺开局!
E人直接嗨翻
举枪battle
踢踏舞freestyle
即兴互动
(温馨提示:笑到打鸣时,记得扶稳酒杯!)
不规则婚礼席位,你想坐在哪
落座秒穿西部片片场!
I人暗角吃瓜
可安静围观全员颜值暴击
+高能反转!
是帮落跑新郎私奔?
还是惩罚坏蛋镇长?
生死一线,结局由你触发
全员撤糖or互撕到底?
悬疑刀刀见血,爆笑包袱乱飞
《婚礼大镖客》重磅开票!子弹与爱情齐飞,你敢上桌吗?
07
芭蕾舞剧《十二生肖》
中央芭蕾舞团
点击查看更多
当小老鼠穿上足尖鞋,会带来怎样的灵动舞步?当小兔子穿上小tutu裙,会是怎样的可爱形象?当小龙以大跳的舞姿“飞”入空中,又会是怎样的帅气?舞蹈设计独具匠心地既保留了芭蕾艺术的经典韵味,又以充满童趣的方式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意蕴与生肖动物的灵动特性,每一幕都是对生肖文化的深刻诠释与生动展现。
作为继芭蕾舞剧《九色鹿》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又一次倾全团之力为中芭舞校推出的第二部原创大戏,芭蕾舞剧《十二生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它将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十二生肖”从古老的、静态的文化符号,转化为舞台上一个个灵动鲜活的芭蕾形象。
芭蕾舞剧《十二生肖》用芭蕾舞步带领着观众们跟随一只机智勇敢的小老鼠经历了一场探寻“十二生肖”神秘起源的美妙旅程,编织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与童真童趣的故事。
08
舞剧《幻茶谜经》
赵梁艺术工作室
《幻茶谜经》源自扶风法门寺出土的文物——唐朝皇帝僖宗李儇的一套世界级皇家茶具。是著名舞蹈家赵梁“东方灵欲三部曲”的中阙。以“茶”为因,以“舞”为引,从国家宝藏的角度和线索切入,展开了一段禅宗般的梦幻之旅。此剧跨越了舞种,集合了中国当代一批优秀的舞蹈家,一经推出久演不衰,在创作理念上为中国舞蹈剧场的形式和可能性做出了突破和贡献。
此剧曾获得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及多个文化项目的支持,演出近百场,并多次代表中国现代舞出访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所到之处广受赞誉。这部作品集成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与西方现代艺术手法于一体,将东方美学的深度和哲学思辨性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守正创新的艺术形式还是内核的精神引领性,都体现出赵梁艺术工作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贯的艺术创作追求。
09
芭蕾舞剧《天鹅湖》
俄罗斯古典芭蕾舞团
柴科夫斯基优美的旋律之王,《天鹅湖》以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其旋律和节奏深入人心,成为传世经典乐曲。《天鹅序曲》《四小天鹅舞曲》等更是令人欲罢不能。
作为古典芭蕾,舞姿非常优雅,《天鹅湖》中,舞者化做纯洁的白天鹅表现美的精灵。舞蹈功力要求非常高,“天鹅双人舞”“四小天鹅舞”成为不可或缺的精彩,更有黑天鹅的“挥鞭转”成为衡量演员和剧团的试金石。
《天鹅湖》的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以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融入忠诚、背叛、阴谋等元素,剧情冲突激烈、人物刻画生动、剧情引人入胜,成为王子公主故事的经典之作。
10
歌剧《女人心》
中国交响乐团
《女人心》是莫扎特于1790年创作的一部喜歌剧,歌词由意大利剧作家达蓬特撰写。这部作品以其轻松幽默的情节和优美动人的旋律而闻名,讲述了两位年轻军官在朋友的怂恿下,试图考验其未婚妻的忠诚。通过一系列的误会与变幻,莫扎特巧妙地探讨了爱情、忠诚与人性的复杂性。音乐中充满了生动的角色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莫扎特对音乐技法的精湛掌握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指挥:尹炯杰
尹炯杰的指挥风格灵活而富有表现力,以其敏锐的音乐感知和独特的诠释风格而闻名,能够表现出作品内部不同音乐材料的独特个性。在本场音乐会中,他将充分发挥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把握音乐的节奏与情感,为《女人心》的演出注入新的活力,让您享受歌剧音乐会的魅力。
女高音 / 贺旎文
次女高音 / 谷萌萌
男中音 / 李杨
男高音 / 孙诗博
女高音 / 奥登格日乐
男低音 / 于云龙
11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
中国音乐学院
该剧以著名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为基础,通过合唱与戏剧的结合,生动展示了聂耳的音乐成就与爱国情怀。
剧目致力于展现现代舞美的创意与表现力,借助多媒体影像手段,生动地展现了聂耳从少年时代的青春活力、热爱生活与音乐,到青年时代的人生启蒙、立志改造社会,再到投身革命事业、为民族解放与新中国诞生而奋斗放歌的非凡历程。
本剧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由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联袂演出。
12
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郎朗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家,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入好莱坞名人堂的中国音乐家,他的唱片销量雄踞全球众多古典音乐榜首位,并同时在主流乐界获得巨大成功,曾被《时代》杂志选为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5月28日,郎朗将回归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钢琴独奏音乐会为艺术周收官。作为“2025国际钢琴系列”的重磅演出之一,本场音乐会聚焦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曲目包括福雷《帕凡舞曲》、舒曼《克莱斯勒偶记》及肖邦的12首《玛祖卡》选段等。这些作品兼具技巧性与艺术性,既展现郎朗对古典音乐的深刻理解,也呼应其近年来通过《钢琴书》《郎朗的迪士尼》等专辑推动经典普及的初心。
曲目
帕凡舞曲,Op.50 福雷 曲
《克莱斯勒偶记》 Op.16 舒曼 曲
——中场休息——
《玛祖卡》12首 肖邦 曲
作品7, 第3首
作品17,第1、2、4首
作品24,第2、4首
作品30 ,第3、4首
作品33,第2、3、4首
作品59, 第3首
《升F小调波兰舞曲》Op.44 肖邦 曲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等)可能有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13
《英雄礼赞 和平乐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经典电影金曲交响音乐会
北京交响团
交响诗《红旗颂》创作于1965年,是一首由薛锡祥填词,吕其明谱曲的歌曲,收录于专辑《70周年国庆》,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作品问世六十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经典名作之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亦是《红旗颂》首演60周年,为彰显音乐会的主题,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将与其他经典电影金曲一起在《英雄礼赞 和平乐章》交响音乐会上奏响。这些音乐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5月30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英雄的力量,领悟和平的珍贵。
节目单
1.《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2.《辛德勒的名单》小提琴与乐队
3.《珍珠港》主题音乐
4.《波基上校》(《桂河大桥》进行曲)
5.《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四乐章》
6.《横空出世》(电影音乐,改编自《行星组曲·木星》)
——中场休息——
7.《红旗颂》
8.《娘子军组曲》选段
《序曲》
《快乐的女战士》
《操练舞》
9.《送别》(《城南旧事》主题音乐)
10.《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二、四乐章
11.《万里长城永不倒》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一曲《红旗颂》,奏响和平乐章!
14
儿童剧《封神之哪吒大战海龙王》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该剧聚焦哪吒与海龙王之间的对决,通过生动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剧目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如乾坤圈、混天绫等法宝,呈现充满东方色彩的奇幻场景,使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剧中穿插多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原创音乐,通过角色演唱和合唱表达情感。配合丰富的舞蹈编排,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和观众的代入感。无论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是温馨的父子互动,音乐和舞蹈都强化了情绪表达,使儿童观众沉浸在剧情中。
舞台设计大胆运用了多媒体投影、灯光特效以及丰富的布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幻世界。通过水波效果、闪电、烟雾等特效,再现了哪吒大战海龙王的壮观场景。舞台上还运用了丰富的颜色和光影变化,使孩子们获得生动的视觉体验。
15
儿童剧《卡酷大计划之熊猫传说》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与卡酷少儿卫视联合打造的“卡酷大计划”品牌大戏第四部。
欢迎来到这座连接时空的神秘古城——太极城!这里每日都迎接着全宇宙络绎不绝的旅客。今天是太极城五福客栈的小熊猫阿福的生日,可一觉醒来,奶奶却神秘失踪。为了找回奶奶,阿福竟意外揭开了一场时空危机的序幕……这里隐藏着一个关于时间的惊天秘密,等你亲自来揭晓!
请做好准备,时空之门即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终极冒险即将启程!
16
《登峰造“技”—中国杂技团建团75周年精品展演》
5月26-28日 朝阳剧场
作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国家队”,中国杂技团自1950年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传承创新中华杂技艺术的国家使命。此次《登峰造“技”——中国杂技团建团75周年精品展演》集结了团内75年来的经典节目和创新之作,既展示了《俏花旦-集体空竹》等非遗技艺的当代演绎,又呈现了《玄·多维集体球技》《驭风凌霄-男子集体车技》融合高科技舞台效果的创新节目,是一部行走的中杂发展史。
这些节目不仅突破了人体极限,更突破了艺术表达的边界。中国杂技团用75年的坚守证明,传统艺术完全可以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文化自信生动的体现。
75年匠心传承,今朝再启新篇。中国杂技团在朝阳剧场的长期驻场,不仅为北京市民带来持续的高水平艺术享受,更为中国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朝阳剧场,共同见证中国杂技艺术的巅峰之美!
更多剧目选择
01
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演唱会
凤凰传奇的演出现场总会给观众带来惊喜体验,年轻群体不断感慨“血脉觉醒”。《奢香夫人》《全是爱》《等爱的玫瑰》《绿旋风》等大合唱环节更是使得现场气氛热烈。
当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我们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或许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涌动,或许体会到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愉悦,当千万份这样的美好共汇,感受快乐,分享快乐,这正是凤凰传奇所传递的力量。
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巡回演唱会正式启程,让我们和凤凰传奇一起,唱响2025!
02
汽水音乐节
2天24组音乐人接力开演
经典与新血共振
独立音符共筑自由声场
奔赴横跨世代与风格的音乐现场
DAY1-5.31
二手玫瑰/八三夭/落日飞车
康士坦的变化球/霓虹花园/橘子海
汉堡黄/简单对话/海底时光机
李鑫一/杨默依/蒋孜怡
DAY2-6.1
胡彦斌/GAI周延/A-Lin黄丽玲
颜人中/韦礼安/蒋敦豪
张栋梁/焦迈奇/颜安
苏妙玲/丁肆Dicey/张楚涵
瑞羽鸣祥: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
本次展览汇集馆藏禽鸟题材精品文物80余件,涵盖瓷器、书画、织绣、玉器等多个门类,分别从“凤凰来仪”“德禽比士”“瑞翎寓吉”三个部分,解读中国古人心中“禽鸟”图案作为文化符号展现出的精神内涵,邀请观众共同探寻羽翼之下隐藏的美学密码。
作为馆藏精品文物系列展览之一,以禽鸟小主题为视角,融合多门类展品,阐述禽鸟图像赋予的象征意义——既是自然生灵的鲜活摹写,亦是安宁太平的文化寄托;既是文人高洁志趣的隐喻,亦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本次展览的展品80%为首次展出,部分展品在展期内有所更换,愿观众能从这些穿越时空的禽鸟中探寻到文物背后的心灵世界,找到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盖罐
清·道光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通体青花装饰。盖面绘缠枝牡丹花纹与变形如意纹。罐腹部绘凤穿牡丹花纹,两只凤凰穿行于牡丹花之间,纹饰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因牡丹代表富贵,凤凰是吉祥的化身,故图案寓意富贵吉祥。外底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墨地绿彩花鸟纹瓶
清·雍正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墨地绿彩是清康熙年间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雍正、乾隆时期延续烧造。此瓶身满施黑釉为地,再于其上绘绿彩花鸟图案,黑地乌黑似漆,绿彩鲜亮,二色对比鲜明,风格典雅。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双圈楷书竖款。
云翟纹金霞帔坠
明·永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翟”[dí]为古代常用的一种装饰纹饰,指长尾雉鸡,在形态上类似于凤,头如雏鸡,顶上无冠,尾羽细长。霞帔坠是古代女子服饰上的一种装饰。这件霞帔坠由钩、链、坠三部分组成,材质为金质,鸡心形状。坠的边缘刻锦纹,两面中心镂空錾刻云翟纹,一只翟鸟昂首展翅甩尾翱翔在云气中。钩子正面装饰卷草纹,背面阴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造玖成色金壹两玖钱重”。
本色江绸双面绣五伦图
清·道光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五伦图,是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五伦”为主题的图案,通过五种禽鸟来象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这件织绣品在本色江绸地上绣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停栖嬉戏于花木水石之间的生动景象,工艺精湛,色彩柔和自然。绣品中的五种禽鸟代表“五伦”:凤凰象征君臣之道;仙鹤象征父子之道;鸳鸯象征夫妇之道;鹡鸰象征兄弟之道;黄莺象征朋友之道。
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
中国国家画院 5月17日-6月15日
此次展览以“黄河·黄河”为题,致敬伟大的母亲河。从源头到入海口,黄河流经多样性的地形地貌,构成俊秀雄奇、磅礴浩荡的景观。王克举先生历时四载、跨越八省的创作轨迹,将四万公里的山河行旅化为山河史诗,九曲黄河在画布上奔涌成161.6米的艺术图谱。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线条与块面的交错,展现出黄河从源头涓涓细流到入海磅礴的动态节奏。画中既有炳灵寺石窟的千年佛光,亦有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现代奏鸣,历史与当代在画布上相汇,这不仅是沿河自然地理的艺术长卷,也是沿河建设的时代篇章。
王克举先生的创作,既是对传统“外师造化”的延续,也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回应了当代艺术对“在地性”的追求。展览除百米长卷之外,还汇集了黄河装置作品、素描手稿、色彩手稿、黄河沿岸独幅作品纸本和油画作品一百余幅,以及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文献资料,这些作品和资料共同构成了对黄河面貌的全景呈现。展览构建的多维场域,恰如黄河文明的立体切片,共同编织出文明母体的基因图谱。
王克举《又见老牛湾》200cm×160cm×3 布面油画 2022年
王克举《夜幕洒落悄无声》140cm×16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王克举《天下黄河》180cm×20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王克举《陇上珍珠梅》160cm×200cm×2 布面油画 2023年
王克举《鹊华秋色》140cm×160cm×3 布面油画 2020年
匠心雅韵——扬州八刻与宫廷雕刻艺术展
本次展览以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开篇,回溯扬州与北京因运河结缘的历史脉络。通过博物馆内三个展厅展现“缅思冰雪容 重想金玉器”“玉胎秀骨清 描刻美人图”“雕盘蜃胫饰 帖局象牙缘”“刻刀生墨韵 书香传千年”“取材幽篁体 搜掘同参苓”“木理雕龙制 梁文紫凤裁”“山河扶绣户 日月近雕梁”以及“别有梓人传 精艺夺天工”八大单元,系统呈现从汉代至清代的雕刻艺术演变,涵盖扬州博物馆藏125件/套文物及颐和园藏33件/套宫廷珍品。
白玉“子冈”款兽面纹 龙耳簋 西汉(颐和园藏)
江雨三刻瓷仕女图盘 清(扬州博物馆藏)
象牙雕龙纹长盒 清(颐和园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特别呈现了两件较为罕见的文物珍品,其中一件西汉时期的串饰尤为珍贵,由九种精巧的微雕组成。包括羊形煤精饰,腰鼓形玛瑙饰,兽首瓶身形琥珀饰,鸟形煤精饰,方胜形玉饰,扁壶形玉饰,八角形玛瑙饰,其中尤以煤精羊、鸟生动传神,较为少见。
玉串饰 西汉(扬州博物馆藏)
另一件是出自东汉的“‘宜子孙’铭螭凤纹出廓玉璧”,为同类出廓玉璧中的精品,属于佩玉类型,构思独特造型别致,精雕细琢,玲珑剔透,寓意祥瑞。玉璧采用线刻、镂雕和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制成,祥龙、瑞凤上下呼应,顾盼生辉,美感十足,展现了汉代高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宜子孙”铭螭凤纹出廓玉璧 东汉(扬州博物馆藏)
更多信息关注“大戏看北京”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