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降本增产”

近年来,日本政府促进本土SAF生产,并鼓励航空公司采购、替代传统燃料。

图片

▲从关西机场飞出的航班首次加注了日本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近日,日本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日本航空”)首次在客运航班中加注其本土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并表示,随着成功向客运航班供应,日本的SAF供应链已经启动。据了解,近年来,日本政府促进本土SAF生产,并鼓励航空公司采购、替代传统燃料。作为日本航空使用SAF的生产方,日本科斯莫石油公司(以下简称“科斯莫”)计划到2030年将现有的SAF产能提升10倍。但居高不下的价格仍是SAF使用的一大挑战,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的特点让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同时,作为生物质燃料,如何从“近零排放”到“零排放”也是日本生产SAF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量或持续提升

日本航空本次使用的SAF由科斯莫在大阪的炼油厂生产。作为日本的石化企业,科斯莫在2021年与工程公司日挥及一家专门从事废弃食用油再利用的公司达成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开始对废弃食用油制航空燃料进行初步探索。2023年5月,科斯莫开始在大阪建设炼油厂,今年3月该工厂完工投产,SAF年产能约3万千升,这也是日本首次实现SAF量产。

据了解,该炼油厂的SAF生产原料多种多样,包含色拉油、芝麻油和橄榄油等多种食用油。SAF的基本生产过程和用原油生产汽油或航空燃油的过程类似,主要通过加热和蒸馏装置分离原料中的不同成分,因此该厂在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同时也能生产石脑油和柴油。

在该炼油厂的竣工仪式上,科斯莫总裁山田茂表示:“用非化石燃料生产航空燃料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认为这将是向零碳社会迈出的一大步。我们也希望能实现稳定供应。”根据科斯莫规划,到2030年,该公司的SAF年供应量将达到30万千升。

根据日本政府规划,到2030年,该国所有航空公司使用燃料的10%将由SAF替代。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正在尽力推动本土SAF生产并建立供应链。日本还将募集20万亿日元的债券,为建设大型SAF生产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生产和销售SAF的企业也可获得每升30日元的减税优惠。

价格居高不下

据统计,如果现有的航空燃料完全被SAF取代,将有助于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当前SAF的使用量有限,且主要与传统航空燃料混合使用。据科斯莫估计,如果在炼油厂年产3万千升的SAF中掺入30%的传统航空燃料,可满足东京到伦敦间700架班次的需求。

不过,价格过高是制约SAF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2023年,燃料成本占全球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28%。目前,全日空、日本航空和其他日本多家航空公司已经制定了到2030年将至少10%的燃料替换为SAF的目标,但目前日本的SAF价格仍是传统航空燃料的3至5倍,如果这一价差保持到2030年,届时一些航空公司或将陷入亏损。

同时,SAF主要供应给日本各地的机场,各航空公司在机场进行采购。日本航空采购部长小川宣子表示:“如果不能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价格进行燃料采购,这对公司经营来说将是个大问题。如果SAF不仅供应短缺,同时还价格高昂,那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就可能会避免在日本采购。”

因此,更高效地从工业和家庭排放中收集可用作原料的废弃食用油,是当前SAF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的关键。据日本政府统计,该国每年从餐馆和其他设施回收的废弃食用油约为40万吨,其中90%以上被回收,但主要用作牲畜饲料或化工产品原料。

原料收集是降本关键

有数据显示,日本每年工商业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达40万吨,其中18万吨用作牲畜饲料、11万吨用作出口,造成了SAF生产原料的流失。尽管废弃食用油的出口用途多样,但新加坡和韩国作为主要进口国,近年都在推进SAF生产设施建设。其中,芬兰石油公司耐思特在新加坡的炼油厂SAF年产能达到100万千升,废弃食用油、动物脂肪是主要原料。

此外,每年日本家庭产生的10万吨废弃食用油中,也有90%以上没有实现回收利用。当前,日本部分航空公司和地方政府正通过在机场、超市和市政设施设置专门的回收箱,增进家庭废弃食用油收集。也有企业通过外卖员从各个餐馆收集废弃食用油,并根据收集量向餐馆提供补贴。

科斯莫位于大阪的炼油厂每天可收集约100千升的废弃食用油。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SAF生产,各方都在争夺原材料,提升原料收集能力是确保SAF生产和供应稳定的关键。预计到2030年,仅日本国内对SAF的需求就将增加数十倍,但需求释放仍将受到价格影响,因此确保原料供应并控制生产成本是关键。”

另一方面,虽然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的SAF碳排放相比传统燃料更低,但也并非真正的零碳排放,和传统燃料混用的方式也让其降碳效果“打折扣”。由日本主要油企构成的行业协会曾提出逐渐摆脱生物质原料,利用氢合成SAF实现航空燃料的真正零碳排放的目标。因此,尽管当前原料收集能力正在增强,但生物质燃料制成的SAF对日本来说也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方案。

文丨本报记者 杨沐岩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闫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