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亚芬
1954年4月16日,张琴秋撰写的《自我鉴定》(部分)(浙江省桐乡市档案馆藏 )
在浙江省桐乡市档案馆保存的名人全宗里,除了有茅盾、丰子恺等文化大咖的珍贵档案外,还有中国工农红军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张琴秋的“人生记录”。这些档案是她在革命战争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巾帼不让须眉”的生动见证。
张琴秋
张琴秋,1904年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湾镇(现桐乡市石门镇)。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受党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1年,赴鄂豫皖苏区工作,之后参加长征。1932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因张琴秋在陕西小河口时曾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1933年2月,被其降职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江县委书记。
红江位于四川通江附近,是军阀田颂尧的地盘。1933年春的一天,张琴秋带领妇女赤卫营500余名战士,负责将300余名红军伤员从毛浴镇转移到苦草坝。途中,与田颂尧部刘汉雄独立师的1个团遭遇。
怎么办?躲,来不及了,敌人已经发现她们。打,又该怎么打?这支由红江县穷苦妇女组成的赤卫营成立还不到两个月,仅在农业生产之余进行过简单的军事训练,基本没有战斗经验。况且,除了总医院保卫科战士和少数女战士有枪外,绝大多数人只有大刀和长矛。
危急时刻,张琴秋命令一部分战士将伤员带到树林里隐蔽,其余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在敌人进入最佳射程时,她果断大喊一声“打”,有枪的女战士纷纷举枪射击。遭到迎头痛击的敌人,摸不清我军虚实,暂时停止了进攻。双方陷入对峙。
张琴秋知道赤卫营根本不是敌人的对手,于是决定采用心理战术。当她们与敌人相距几百米时,赤卫营战士在张琴秋的指挥下,向敌人喊道:
“白军兄弟们,我们是红军,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要自相残杀!”
“白军兄弟们,你们不要上当受骗打内战!不要为你们的长官卖命!你们得不到任何好处!”
“欢迎你们到红军中来!红军不欺负人,我们官兵平等!”
“白军兄弟们,你们家里的姐妹等着你们回去!不要为你们的长官卖命了!”
赤卫营战士的喊声此起彼伏。敌人傻眼了,怎么都是女的?正在他们纳闷时,敌方团长下达命令:“全是一群堂客(四川方言,泛指妇女),不要怕,给我打!”
跟女人打仗?有些敌兵不愿意了,手里的枪也放了下来。敌方团长暴跳如雷,立即命令督战队击毙那些不肯举枪的士兵。此时,敌兵群情激愤。有人大声质问:“老子们打了十几年仗,从未见过保国卫民的军队放着东洋人帝国主义不打,打自家人,还要同堂客打仗!真是岂有此理!”团长听后,抬手就枪毙了说话的士兵。不料,紧接着传来一阵“打死长官,到红军中去”的喊声,敌军顿时大乱。张琴秋见时机已到,立刻指挥赤卫营战士端起武器,冲进对方阵地,先把敌方团长以及几个顽固分子消灭,剩下的敌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就这样,张琴秋带领500余名女战士俘虏了1个团敌军的消息,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流传开来。
张琴秋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而且能歌善舞。她曾经组织过宣传队,教女战士们跳舞;还组织过剧团,并亲自编写剧本。她带领剧团慰问演出时,自己也会登台表演。她在哪里,哪里就有欢声笑语。
后来,张琴秋担任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因为她已经离开部队调到纺织工业部工作,便没有被授予军衔。
1960年4月,张琴秋在浙江考察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浙江省桐乡市档案馆 藏)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就这样,半生戎马倥偬的红军女将领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20世纪50年代的纺织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1954年4月16日,张琴秋在其《自我鉴定》中写道:“中央决定我搞纺织,并事先派我去上海了解纺织工业的情况,让我打下基础,这是很好的。要我当付(副)部长,有点胆却(怯)。一直抱定学习太(态)度,开始一个时期感到很困难,业务不熟,公文不会办,只好边做边学……”
其实,张琴秋对纺织工业不算陌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她就在上海做过纺织女工的动员工作,后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还到学校附近的棉纺织厂学习。如今,面对当时纺织工业百废待兴的局面,她在《自我鉴定》中表示要“加强学工业的信心,下决心钻研纺织业务”。
作为最早一批转到经济建设岗位上的部队干部,张琴秋用革命的劲头来搞建设,主动向专家、技术人员请教,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尽快使自己从外行变成内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了解了纺织行业的生产特点,以及纺织工业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因此,与她共事的同志,无论是干部还是技术人员都很钦佩她,认为她处理生产中的问题能抓住关键,切中要害。
张琴秋是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但她从不以领导自居。1953年,她率领纺织工业代表团去苏联访问,翻译人员不够。因她精通俄语,和苏联专家交流顺畅,就主动给随她出访的技术人员当翻译。回国后,“部长当翻译”一事被传为美谈。她分管纺织工业生产近20年,倾尽后半生的心血。
可惜在“文革”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受到诬陷,于1968年4月被迫害致死,终年64岁。1979年6月,她被平反昭雪。徐向前元帅主持了她的追悼会,悼词是:“无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她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地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