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是生态环境指标昆虫,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在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的一个村庄,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好,如今很多萤火虫到这儿来安家。这个季节是萤火虫活动的高峰期,我们的记者去到村庄,记录黑夜里的精灵。
5月22日,记者跟随柳州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还有摄影爱好者来到沙塘镇的一个村庄,这里有很多萤火虫,就像星空的点点星光,非常震撼。
这些萤火虫头小、身形扁平细长,像一颗颗葵花子,头和鞘翅为黑色,前胸背板和鞘翅边缘为橙黄色,尾部为乳白色,可以不停地闪烁,发出荧光。
柳州科技馆工作人员刘永晟介绍,萤火虫尾部的发光器里面有荧光素、荧光素酶两种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会产生荧光,主要是因为萤火虫呼吸的时候带入了氧气,催化之后就会产生亮光。萤火虫闪光主要是为了求偶,通常在柳州,萤火虫的繁殖季在5月份到6月份之间,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就能够看到比较多萤火虫飞舞的场景。
据了解,萤火虫属于鞘翅目萤科,有上千个品种。目前,柳州以黄宽缘荧和金边窗萤为主,其中黄宽缘荧最常见。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源干净、气候温暖、潮湿的低洼地带。萤火虫是农业益虫,幼虫以捕食蜗牛和小昆虫为食,成年后进食露水或花粉等。更为重要的是,萤火虫是一种生态环境指标昆虫。它们娇小的身躯对周边环境极为敏感和挑剔,无法在有污染的环境里生存。
柳州科技馆工作人员提醒说,这几年柳州很注重环保,所以一些原来没有萤火虫的地方慢慢开始出现它们的身影了。如果市民到野外去观赏萤火虫或者露营,请尽量把垃圾随身带走,避免环境的污染。
摄影爱好者林秋龙说,什么都别带来,什么也别带走,就带走它美丽的影像,带走它们最美的那一幕就好。
萤火虫虽小,但它是生态健康的“指示灯” 。我们保护它,不仅是保护一种昆虫,更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希望摄影爱好者拍到的这些点点微光,能够点亮起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