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人36块,有人开车过来点菜打包!最近杭州不少年轻人来这“抢位置”

每天中午用餐高峰翻桌三次,不少顾客拼桌甚至等位置,还有人利用午休开车过来点菜吃饭……这不是哪个新潮网红餐厅,而是滨江浦沿街道的社区食堂——邻睦银厨新浦未来社区餐厅。


图片


一个社区食堂为何有如此魔力?


性价比高、口味不错……杭州自5月1日实施城乡助餐新政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年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相约去社区食堂吃饭的老年人多了,去社区食堂“蹭饭”、约“饭搭子”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社区食堂如何留住老年人的“胃”


在滨江潮涌路与冠山路交叉口东200米有个交付十多年的老小区钱塘福苑。


小区沿江而建,是浦沿街道最老的拆迁安置房小区之一。而新浦未来社区餐厅就位于钱塘福苑靠南边的3幢底层。


昨天上午(5月23日)10点半,拉开社区餐厅的玻璃门,一阵清凉袭来。


好几位老人一边吹空调,一边“探菜”,看食堂又上了几款新菜。而他们带来打包的饭盒子在桌上“排着队”。


图片


一眼看去,整个社区餐厅分成两个区域。中间以公共区域间隔,背后是一个大开间,能容纳10桌人用餐,满足老人聚餐的需求。


朝南沿街面的用餐区能容纳80多人就餐,进门能看到两排冷藏柜,一排是炒菜区,展示着已经配好的各式特色菜和小炒,大概二十多个菜品。除了大盆的小龙虾、铁板牛仔骨、红烧鸡爪,也有丝瓜笋干毛豆、手抓菜炒蘑菇等时令菜。另一边的冷藏柜则摆放着各种叶子菜和处理好的江鲜水产。也有河虾、基围虾、黑鱼等鲜活水产。


图片

图片


这些菜可根据顾客需要做成小份和大份,小份适合两三个人吃,标价在15到28块之间。大份适合四五人以上的聚餐,60岁以上的老人还享受八到五折不等的折扣。


十多分钟后,人渐渐多了起来。在快餐区,共三十多道炖菜和炒菜被摆了上来,有油爆虾、酸菜鱼、白灼蛏子、酱爆四季豆、番茄炒蛋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采用“称重结账”的灵活方式。顾客按需取餐、按量计价。


刚才早早来“探菜”的周阿姨打了一份白切鸡、一份小炒和一份蔬菜,花了36元,这是她们家三个人每天中午的伙食。

菜不错的,我们主要图方便。”周阿姨说白天家里不开火,他们家的早午餐都在餐厅解决。


图片


11点过后,快餐区排起了长队,餐厅内座无虚席。


在角落的一张4人桌上,摆放着称重的两大份快餐,有大虾、尖椒牛柳、炒莴笋等五六个菜品。今天是张大伯请客,打完折后,他花了58元。


图片

“好好好,你说得对!我敬你!”


三只酒杯碰在了一起。酒是76岁的王大伯从家里带来的。


他们仨是餐厅的常客,尽管张大伯、华大伯陆续搬离了附近小区,但自从餐厅开业一年多来,他们一周要在餐厅聚三四次。


外卖也要20元起步,不如我们这里吃得实惠又落胃。


来阿姨也是这里的常客,他最喜欢的是炖菜区的红烧肉和干菜仔排。


“好吃,入味,下饭。”


图片

社区食堂越来越“潮”,年轻人也喜欢来“蹭饭”


中午11点半,最受欢迎的白切鸡、白切肉、东坡肉等菜均已售完。


“来大伯,吃好啦?明天再来吃哦。”餐厅总经理蒋春玲站在门口,忙着跟一些用完餐的老人打招呼。


餐厅财务经理夏琦赶紧招呼服务员换上新菜,厨师也从后厨出来择菜,准备再做几道口味重的、适合年轻人的菜品。


外面车位上的车子多了起来,停好车的年轻人点菜打包,还有的坐下点了啤酒。


吴女士在附近社区医院工作,穿着工作服来用餐,自从来这里吃饭后,她再也不用自己带餐了。


夏先生是开着车子过来“抢位置”的,点完菜帮同事们占了四个座位。


刚入座,附近装修的四五位师傅位置不够,跟夏先生商量后一起拼了桌。


图片

从去年8月社区餐厅开业至今不足一年,为何这家不起眼的“老年食堂”能成为新潮网红、越来越受欢迎?


“我们在富阳五丰岛上有自己的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每天早上6点,新鲜的食材都会从岛上送到店里。”蒋春玲认为菜要好吃,食材是关键。


蒋春玲是本地人,从事餐饮16年。2023年,她开始承办老年食堂,并创立“邻睦银厨”品牌。


除了富阳的土味,餐厅还有千岛湖的甲鱼、金华兰溪的土猪肉、舟山的海鲜等。


“种类丰富,口感好。早餐二十多个品种,粥、面条、包子、油条等等。中、晚餐各有30多种菜品。”


慢慢地,来吃的人多了,口碑也有了。


其次,消费模式不同。


蒋春玲说,他们采用自助称重的计价模式,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菜品,最后放在一起称重结账,荤素同价。这种模式在老年食堂不多。


图片

“老年人吃饭,如果单点一个菜,品种不够丰富,营养跟不上。点多了吃不完又浪费。选择这种形式,可以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吃到更多的种类。”


既留得住老年人的“胃”,也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之前有顾客跟食堂提出了月子餐的需求,餐厅马上定制菜谱,每天更换,还送餐上门。


老年食堂全龄友好后,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后,餐厅又针对年轻人推出了多种菜品,比如现在比较受欢迎的有小龙虾、意面牛排、脑花等。


图片

全龄友好!社区食堂受大家欢迎的诀窍


“小夏,晚上给我安排7个人的位置。”


“黑鱼三吃,大一点的帮我留一条。”


下午一点,餐厅人渐渐散去,夏琦忙着安排晚上的订餐。


一位送完餐的美团小哥出现在门口:“我中午取餐时听说骑手来吃饭可以打7折?”


夏琦点点头,热情地迎了进来,让他自己选菜。


全龄友好,公益在前。这也是这家网红社区食堂能够受到大家欢迎的诀窍。


图片

2025年除夕前两天,有外卖小哥前来求助,想预订7桌年夜饭,每桌1千块的预算,之前他们已经问了好多饭店都不接单,餐厅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听到小哥们的难处,蒋春玲和员工们商量后马上拍板。


那天晚上,江鱼、土鸡、杭三鲜等近20道菜摆了满满一大桌,近百位外地小哥在异地他乡的社区食堂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团圆年。


图片

图片


“我们曾给社区80岁以上老人赠送每人每年500元,共送出了50万元。”蒋春玲说,重阳节,60岁以上老人来餐厅吃饭,当天会每人赠送20元的消费券。这仅仅是他们助老的一份心意。


目前,包括钱塘福苑的餐厅在内,邻睦银厨已在滨江浦沿街道开出了四家社区食堂。像六和社区食堂也有很多有特色菜,现烤的北京烤鸭、铁板带鱼都很受大家欢迎。


像新浦未来社区餐厅这样的助餐点,在浦沿街道还有不少。


“目前还有16家助餐点主要依托三种运营模式经营,让老人不再为吃饭问题而发愁。”浦沿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倩倩介绍,模式一,“公办民营”引入市场化经营,像新浦社区就是该种模式。其他还有与高校合作和社会化合作。


 “助餐模式的多样,是为了让食堂持久地为老年人服务。”


16家助餐点信息

图片

你家附近也有社区食堂吗?都有哪些特色菜可以推荐?对于社区食堂,你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濮小燕
摄影 江玥
编辑 陈伊
审核 毛迪 陈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