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宣讲让人难忘而深刻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巴州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暨“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宣讲推进活动侧记


丝路山水同根同心,壮美巴州同梦同行。5月24日,巴州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暨“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宣讲推进活动在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行。各族干部群众共赴这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时代之约,共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巴州故事,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5月24日,巴州第4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暨“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宣讲推进活动现场。记者 赵富强 摄

活动中,11名宣讲员依次登场,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真挚的感情,声情并茂讲述了身边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生动体现了巴州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丰硕成果。

图片

王心祖(左)、孙凯(中)、平龙(右)在宣讲中。记者 赵富强 摄

“2022年,巴州心祖博物馆被评为‘自治区特色博物馆’。馆藏的每一件展品和实物,都见证了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辉煌历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库尔勒王心祖口腔医院院长王心祖,分享了他用四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守,创建了一座收藏兵团老物件和各类民族乐器的特色博物馆,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兵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王心祖说:“我将深入学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发挥好自身特长优势,以巴州心祖博物馆为载体,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故事,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兵地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常悦(右)和热艳古丽·卡德尔在宣讲中。记者 赵富强 摄

“在艺术舞台上,她们是相互成就的搭档;在生活里,她们是胜似亲人的挚友。李秀兰家的南瓜熟了,第一时间给热艳古丽送去尝鲜;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热艳古丽会热情地邀请李秀兰来家里做客,两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宣讲中,若羌县文化社区干部常悦,深情讲述了社区居民热艳古丽·卡德尔与豫剧结缘,并通过豫剧这一文化交融的桥梁结识戏迷李秀兰的暖心故事。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常悦表示,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她要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丰富活动载体,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深走实。

巴州发改委党组书记俞淑英,分享了她在不同工作岗位先后与5户少数民族家庭结为亲戚,并建立起深厚亲情的感人故事。俞淑英说,各族人民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应该成为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一部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责任担当。

图片

肖旭(左)、俞淑英(右)在宣讲中。记者 赵富强 摄

“相逢在歌声里,从素不相识成为好兄弟,从不相识成为好姐妹……”活动现场,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社区石榴籽艺术团在手风琴、都塔尔、小提琴、热瓦普、手鼓等乐器的伴奏中,倾情唱响他们的原创曲目《石榴花开别样红》。团长卡得尔·克衣木用“宣讲+音乐”的形式,动情地讲述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新时代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这些年,石榴籽艺术团扎根基层,将党的惠民政策、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进歌里,以歌曲记录时代发展,让音符成为了民族团结的纽带。“艺术有无穷的力量,大家唱着跳着心就近了。”卡得尔·克衣木说,“我们会老,石榴籽艺术团永远年轻。虽然我75岁了,但我会继续带领队员们唱民族团结歌。只要我还能唱歌,还能跳舞,我就要让民族团结的故事,在歌声里、在舞步中代代相传。”

图片

石榴籽艺术团在演奏原创歌曲。记者 赵富强 摄

“八千里山河阻隔不断教育热忱,六载岁月沉淀出民族团结的璀璨乐章。援疆不仅仅是跨越地域的支教,更是用文化纽带编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情厚谊。平凡的援疆岗位,正是民族团结、共同成长的生动写照。从‘红石榴剧社’的稚嫩幼苗到如今繁花满枝,都在诉说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河北省援疆干部、轮台县第一中学教师孙凯,深情讲述了他在援疆工作期间,通过课堂教学、戏剧教育、阅读推广等方式,让中华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促进了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他说:“即便我离开了新疆,心也永远和这片土地紧紧相连。正如我在《轮台一中赋》中所言:‘民族团结,情深意长。心系华夏,力聚新疆。’”

焉耆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学生热西旦·艾木都讲述了——焉耆县第三中学教师依明江·玉素甫29年如一日践行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民族团结就像开都河的水,看得见的是浪花,看不见的是底下紧紧相连的河床。作为学生,我最骄傲的,不是他救人的壮举,而是他用二十九年时光,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同事眼中开花结果,在开都河畔茁壮成长,最终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实践。

图片
帕提古丽·亚森(左)、热西旦·艾木都(中)、崔清霞(右)在宣讲中。记者 赵富强 摄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巴州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职工帕提古丽·亚森,讲述了她在20年的治沙征程中,亲眼见证了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用团结的汗水浇灌了荒漠,且末从风沙肆虐到绿意盎然的巨大转变。她说:“防沙治沙的使命依旧艰巨,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沙。我会带着这份信念,把荣誉转化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在治沙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大美巴州处处绽放!”

图片

左鲁红玛尔·吐鲁洪在宣讲中。记者 赵富强 摄

宣讲员左鲁红玛尔·吐鲁洪说:“2024年,我有幸到北京、河北参加了学习交流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生难忘的经历,我亲眼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强大,深切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今后,我会更好地践行民族团结,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厚爱。”

宣讲员们分享的动人故事,正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巴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现场聆听宣讲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听完宣讲很受触动,我们要更加珍视和爱护民族团结,立足岗位,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观众金格格说。

获得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宣讲员称号的库尔勒市团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艾合买提·买买提明说:“很荣幸获得这一荣誉,我要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传递民族团结好声音,用身边故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引导辖区各族群众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绘就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活动中,巴州文联、巴州歌舞团演员带来的舞蹈《鼓舞飞扬》《母亲是中华》《都是一家人》,巴州师范学校学生带来的诗歌朗诵《民族团结中国梦》等精彩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细无声”,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让现场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巴州各地立足实际,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枝繁叶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飞入千家万户。(记者 赵富强 通讯员 刘婷婷 程梦缘)


:巴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义

审核:陈容芳

终审:拉苏荣图片轮台零距离”投稿邮箱:xjltxc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