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的政务服务“全时办”已“满月”,相关数据令人振奋。4月21日-5月21日,全市“午间不间断”“周六不打烊”共服务企业群众3357人,其中市级636人,区市2721人,预计全年约有4万人将获益于该项制度,市区两级电话回访满意率100%。办件相对集中在人社、医保、公安、公积金、不动产等领域,约占总量70%。便民服务中的市民卡办理、缴费充值“火”的出了圈,达到114余件,是午间及周六服务的“必点菜”。
打开数据细分析,还真是别有风景。一是两量神“同步”。芝罘区3月份地区生产总值346.33亿元,服务量889件。开发区595.29亿元,服务量753件。莱山区125.33亿元,服务量189件。牟平区89.14亿元,服务量353件。总体上经济总量大、活跃度高的地方,服务量同步上涨;二是区域有差异。人口少、面积小、市场主体量不高的区市,服务量仅在个位数,但也有个别地方意外“殿后”。虽说不能唯数据论英雄,但数据的客观性也不容忽视;三是开放度不等。“周六不打烊”市级开放事项72项,开发区开放114项,牟平区开放84项,龙口、福山紧随其后,都排在全市前列。但也有某地不动产领域仅开放两项业务。虽说情况、条件、人员及需求不同,没有绝对可比性,但在事项清单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开放事项数量较少的原因值得探讨;四是需求有取向。约70%以上业务产生于人社、医保、公安、公积金、不动产、便民服务等6大领域,80%的业务是涉及个人事项,涉企事项占比不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行政许可业务发生34件,只占市级总量5.3%,需求的集中映射值得关注。
到基层、现场及窗口亲身体验几回,实打实的服务是真的快速拉升了城市的温度及高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档案科为午间查档群众准备了热水、茶点及充电器。开发区公安分局的身份证、出入境业务周六全天开放。5月22日午间,为因证件丢失而忧心忡忡的闫先生补办了护照,让他按期出行舒心顺畅。招远的王先生、牟平的李女士都是工作日不能离岗的职场人,前者在周六办结了二手房过户,后者在午间办结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而来自基层报告上的这句话,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新服务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全时办让上班族、外地返乡人员受益明显。”
像这种延时化、便利化、增值化、贴心化的公共服务,看似都是小事,但具体到企业和群众的个体上,就是大事要事关键事。更重要的是随着服务总量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必然引发由量变到质变的系统升级,服务迭代,这种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城市服务软实力,也将成为城市的“新名片”“活广告”“金招牌”,让城市在城际竞争中抢先发力、增压提速、一骑绝尘。换句话讲,城市的服务指数诠释和展现了城市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当减税降费、资金奖补、打折赠送的招商引资老“三件套”成为历史,那么城市间、地域间的招财引资、招才引智大战,必然转场拼服务、拼环境、拼软实力的新赛道,成为新“三件套”、新底层逻辑、新吸金拉人“秘籍”。
从优化城市服务的角度,探究完善“全时办”服务之路,就是要结合各级各部门的实情实况、出实招求实效,并长期坚持一以贯之。一是根据群众和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服务事项清单,让服务更精准更集约更务实;二是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扩大对外宣传,提高全社会知晓度,最大化释放改革红利;三是提供好窗口办、网上办、视频办、预约办及自助办等全渠道服务,真正实现就近就地、随心顺意、便捷高效;四是围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增值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强市、万亿之城、“七连冠”全国文明城市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实现新担当新作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务服务的中坚力量。
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 王评
责任编辑: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