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7作战半径达1852公里,虽隐身和导弹差了点,但作战半径够用了

《环球时报》报道称,近期,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在社交媒体上披露,F-47战斗机预计服役时间为2025-2029年,总产量将会在185架以上。还将拥有两马赫的最大速度,更好的隐身能力,以及1000海里或者说1852公里的作战半径。

图片

F-47战斗机隐身性一般、导弹一般,但机动性和航程确实不错,虽说主打机动性的F-47有六代机时代的苏-57之嫌,但也需要承认F-47战斗机是一款能够胜任太平洋战场所需的飞机,垂垂老矣的F-22也终于能有继任者了。

六代机时代的苏-57,F-47战斗机隐身一般,但机动性不错腿也挺长

美国现阶段公布的一系列CG显示,F-47是一款拥有鸭翼的双翼面战斗机,宣传图之中的奇怪阴影让F-47无法排除还有垂尾的可能。没有前掠的进气道设计也意味着F-47战斗机可能没有使用DSI进气道,等等一连串的不同寻常,注定F-47战斗机的隐身性好不到哪里去。

图片

鸭翼对隐身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正如歼-20战斗机综合使用透波材料与吸波材料也只能削弱弱弱弱弱弱而不能消除不利影响一样。至少比成沈六代机多一对翼面的F-47是彻底别想在隐身方面和中国六代机相抗衡;

图片

美国在氮化镓雷达和超远程空空弹领域的慢人一拍,也意味着在雷达和导弹方面F-47也是劣势明显。

鉴于美国长期拥有发动机优势,美国正在开发的XA-100可变循环发动机更是非常先进,美国在矢量发动机方面也是长期占据优势地位。F-47战斗机的发动机显然会好过现阶段大概率还在用WS-10太行发动机的成沈六代机。

图片

更大推力发动机以及能够优化机动性的鸭翼设计,堆出来了机动性优势以及可能的巡航速度优势。主打一个隐身不行机动补,雷达不行有机动、隐身不行有机动、主打啥都有机动?不过怎么说呢,F-47怎么有点SU-57

图片

F-22战斗机总产量185架,F-47战斗机规划的185架以上的产量,显然意味着F-47战斗机至少会以1:1的比例取代老旧的F-22战斗机。1997年首飞,2005年服役的F-22战斗机终于后继有人了,实属相当的不易,当年的洛马工程师可能做梦也想不到,F-22战斗机能够蝉联美国空军最强战斗机的桂冠达20年之久。

图片

问题是F-47战斗机规划的185架以上的产量是不是少了点?当下美国空军还有约210架F-15C/D,218架F-15E,外加一二十架F-15EX战斗机。美国空军还有近450架左右的老F-15战斗机需要更新换代。

图片

这些追求战机性能、看重战机航程的战斗机联队总不能都换装慢悠悠的F-35A吧?常理而言使用重型机的部队就该换装重型机,F-15就该换F-22,况且F-35A战斗机实在是满足不了截击等任务啊,指望F-35对抗歼-35、歼-20甚至歼-36和沈六代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所以F-47战斗机的产量只有185架左右的话是真的不够。

图片

在作战半径方面,F-47战斗机宣称的1000海里的作战半径还是比较优秀的,是一款能满足亚太需求的战斗机。F-22战斗机在歼-20首飞之后之所以执意停产,而不是恢复生产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F-22战斗机的腿太短了。

图片

600公里作战半径的米格-29,常规起降时拥有500公里作战半径的鹞式战斗机,都是小短腿,当事国空军之所以坦然接受就是因为欧洲机场密布,适当牺牲作战半径意味着更好的机动性和更快的爬升,更强的野战起降能力,短腿的问题是瑕不掩瑜的那个瑕。

图片

F-22进行185公里的超音速巡航时作战半径将下降至850公里,亚音速飞行+无副油箱时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悬挂4个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为1574公里。如此作战半径在机场密布的欧洲地区甚至有些多余。

图片

但亚洲战场环境和欧洲战场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欧洲空战主要发生在陆地上空,但亚洲的空战主要会发生在海洋上空,海上机场的数量显然远远小于陆地机场,海上迫降难度也要远大于陆地,海上搜救难度同样远高于陆地。

图片

作战半径1000公里的战机难以满足需求,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也只能说勉强够用,能在远端领海巡逻那么几分钟。为了适应远端领海巡逻任务或者胜任远程截击任务,中国空军动不动就会进行马拉松式飞行,让飞行员在加油机的加持之下长途飞行6个、8个、甚至10个小时。按照亚音速的飞行速度,飞10个小时那么意味着8000公里以上的航程。

图片

西太平洋地区的特殊环境,也让中国海空军非常偏好重型飞机,歼轰-7战斗轰炸机、歼-16都是中国海军的宠儿。成飞歼-36战斗机之所以采用前所未有的三发飞翼式设计,也要归功于解放军对远程空战能力的需求。

图片

F-22战斗机1100公里的航程在欧洲地区完全够用,但在亚洲是真的不够。从冲绳、长崎到上海就是800多公里的距离,从关岛到冲绳则有2000多公里,F-22战斗机可用的立足点实在是少之又少。

图片

当年的美国可是信心十足的认为,等中国五代机批量服役之时,针对亚太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六代机也该服役了。F-22很难满足亚太战场的需求,中国隐身机上量会很艰难,放弃小短腿的F-22,选择同样短腿但便宜不少的F-35也就成为了可以接受的选择。

图片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歼-20的上量速度很快,更没想到中国六代机的研发速度比美国还快。以至于美国不仅在重型隐身战斗机领域失去了质量和优势,美国的六代机也陷入了质量产能都不如中国方案的尴尬,这实在是让美国始料未及。

图片

大国空军下一代战机的核心假想敌为对手的上一代主力战机(F-15压制米格-23,苏-27追平F-15。F-22压制苏-27,苏-57试图追平F-22),F-47战斗机确实满足了该需求,当歼-20对上先进一代且更加隐身的F-47之时会相当的头大。

图片

F-47可以说是一款比较满足亚太环境所需的飞机,身为美国六代机,F-47针对亚太需求进行了优化,将作战半径从850公里优化到了1852公里作战半径翻倍都不止 ,更能胜任远距离空战所需,针对中国空军对机动性的看重设置了美国此前相当嫌弃的鸭翼,做好了一些和中国五代机对掏的准备。

图片

问题是F-47战斗机服役时间晚了点,F-47还没正式首飞呢,中国的两款六代机就接连首飞了,以至于当下的F-47战斗机面临着还没首飞就落伍的尴尬。F-47战斗机的设计思路也落后了点,和成沈六代机对比属于看起来就不怎么先进的存在。

图片

论隐身双翼面怎么和单翼面比?论导弹、雷达以及作战半径,双发的F-47战斗机buff拉满都比不过成飞的歼-36,论机动性采用可动翼尖的沈六代表示,这不是专业对口么?况且论机动性的话,拥有特大号弹舱的歼-36表示,我为啥要和你狗斗?12发空空导弹等着你呢。

图片追求机动性、追求航程、隐身、导弹、雷达比不过对手,米格-144表示,你分明是在说我

F-47战斗机面临着当年T-10战斗机以及米格-144战斗机的尴尬,还没首飞就落后这实在是难顶。况且F-47这种隐身、导弹、雷达不行;机动性和航程不错的设计,真的太苏-57了。这属实就是冷战结束了,美国成了苏联……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