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由中卫市承办的国家版权馆宁夏展馆展出后,以独特的黄河文化成为文博会上一道亮丽风景,引得参会人员纷纷驻足欣赏,中卫文创产品借助版权保护的东风,在深圳“火”了起来。
5月24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向与会嘉宾介绍刺绣
开展后,前来参观的各地嘉宾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被精美的非遗作品深深吸引,仔细询问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故事;有的则沉浸在根脉传承板块的历史氛围中,感受着宁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5月24日,印度尼西亚友人学习剪纸
10年前因为工作机缘,辽宁参会嘉宾卢越飞与中卫结缘,10年后通过文博会再次与中卫邂逅,看着熟悉的文创作品让他倍感亲切:“看到这些产品,我想到了黄河、沙坡头、高庙、蒿子面、枸杞,思绪回到了过去。通过现场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卫对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视,有机会再去中卫走走看看。”
展馆内精心设置的匠心守护、根脉传承、非遗体验、资源推介4个板块,通过展示中卫特色文创作品的版权登记成果,让大家看到了创作者的心血结晶,也感受到版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些文创作品涵盖黄河古瓷、沙石画、岩画复刻等多个品类,件件都拥有专属“身份证”——版权登记证书 ,成为中卫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成效的有力见证。
5月24日,国家版权馆宁夏展馆全景
自2023年11月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以来,中卫市以实施“守护黄河根脉”工程为抓手,紧扣全链保护,用活全域资源,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体制机制,打造具有中卫辨识度的文化元素,叫响了“黄河印象”民间文艺品牌,持续推动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