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一场雨,让很多地方的午收也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对于安徽颍上县关屯乡来说,当地的麦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因为关屯乡政府连续五年开放政府大院,为大家免费提供食宿,因此,很多农机手也慕名而来,这也加快了进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霍邱县的魏德海和儿子魏国,今年是第一次来到颍上县关屯乡。
虽然第一次来并不熟悉,但是在村干部鹿成龙的联系下,他俩很快就找到了活儿干。
已经临近中午,谈好价格之后,魏国顾不上吃午饭就下地干活了。
魏国怕吃饭耽误时间,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关屯乡政府已经把饭菜送到了田里。
三十来岁的魏国,有着十多年的收割经验。作为收割的“老把式”,平均下来,一亩地他十分钟左右就能收割完。
傍晚时分,魏国让父亲魏德海先收工,自己则继续在麦田里忙活。晚上十点左右,很多收割机师傅已经陆续回到乡政府了,但是魏国和他的妻子还在坚守把最后一块麦田收割完。
夜已经深了,魏国终于割完了这里最后一片麦地,打算回乡政府大院和父亲汇合。
魏国和父亲魏德海,只是众多农机手的一个缩影。今年有将近100台外地的农机来到了颍上县关屯乡。
关屯乡紧邻淮河,是颍上县较为偏远的乡镇,小麦成熟了,让麦子颗粒归仓是农民最大的心愿。
为了解决收割机不足的问题,乡里牵头,寻求外地“麦客”的帮助。
人请来了,服务就得跟上。从2021年开始,一到麦收季节,关屯乡就会敞开乡政府大院。
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农机手都能领到一张明白卡,遇到事情随时打电话。
从以往出门请农机手
到农机手主动上门来收割
关屯乡的温暖服务
激发的是“麦客”们的抢收热情
安徽经视记者报道
编辑:李梦祝
责编:汪冰 汪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