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几千元的离焦眼镜是不是“智商税”?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通讯员 胡丽君

“花了几千块钱给孩子配了副离焦眼镜,不知道是不是‘智商税’。”近日,家长王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对离焦眼镜效果的疑虑。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离焦眼镜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网上对其评论不一。有网友表示“价格比普通眼镜贵好几倍,是不是智商税”,也有网友吐槽“戴了两年离焦镜片,度数还涨了”,还有网友说:“佩戴后度数控制得非常好。”

图片护士给小朋友散瞳 通讯员供图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眼视光科医生王刚介绍,离焦镜,全名叫“近视离焦镜片”,是一种采用特殊光学设计的框架眼镜。与普通单光镜片不同,离焦镜片中心区域负责矫正视力,确保佩戴者能够清晰视物;而周边区域则通过精密光学技术,使视网膜前方形成“减速信号”,从而抑制眼轴过度生长。眼轴过度增长正是导致近视加深的主要原因,因此离焦镜通过这一原理,能够达到延缓近视发展的目的。

“离焦眼镜并非对所有近视患者都有效。”王刚表示,验配离焦镜前要进行一系列专业的检查,包括屈光检查、眼位、视功能检查、眼底、瞳距等,综合评估近视的发生、发展,这些检查和评估对于能不能配离焦镜、如何配离焦镜意义重大。因此,配了离焦镜会不会有好的效果,还取决于专业验配与科学使用两个关键点。

王医生举例,张同学小学时开始佩戴离焦眼镜,初中后用眼量显著增加。但张同学的父母5年来严格按配戴后的要求,每3个月带其来医院复查,密切监测屈光度、视功能及眼轴变化。5年时间,他的近视度数从100度增长至200度,每年平均增长20度,而很多戴普通框架眼镜的孩子一年就可以增长100度。另一名近视的同学,没有通过专业验配,直接网购了一副离焦眼镜。结果,该同学在佩戴后4个月时间,近视度数竟增长了100度。 “一些低价的山寨镜片可能仅模仿外观,缺乏核心光学设计,防控效果微乎其微。”王医生解释。

当前,离焦镜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王刚提醒,离焦镜的验配需定制化调整镜框参数,确保离焦区域精准覆盖瞳孔。视觉功能、调节功能欠佳的孩子不适合佩戴离焦镜。这些特殊的医学检查在普通眼镜店往往难以实现。

专家强调,离焦眼镜并非“万能神器”,其效果受遗传、用眼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家长需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盲目跟风。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