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西南楼、东楼……
这座城市里
以“楼”命名的地区
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而在这几期的评论区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
有些陌生的名字
——北楼
它在哪儿?
真实存在的痕迹
据1936年天津市地图,在南楼以北、东楼以南,用小字标有“北楼”。
依1999年出版《天津市地名志·河西区》载,历史地名有“北楼下坡”,在河西区中部,爱国道东段南侧(今爱国道自大沽南路至津河延长段当时尚不存在)。属东楼街道办事处(今并入挂甲寺街道办事处)。东起大沽南路,西、北临东楼邮局,南至福丰里。
福丰里就在原南楼商场北侧,依此推断北楼就在今南楼地铁站及前程里、生辉里、新颖里一带。天津市历史较早的原“家乐超市”开业初期经营火爆,在五岔路口“南楼店”以北一公里又开辟“南楼北店”,这正是北楼的位置。
点击看今昔对比
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北楼的人口逐渐增多,一些小型的商店、作坊开始出现。这些小店虽然规模不大,但可以满足居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北楼的商店里总是人头攒动,人们在这里购买生活用品,一派热闹繁华。
残留的记忆碎片
图片为AI生成
李先生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河西老人,从前就住在北楼一带。小时候他曾听父亲讲起有关北楼的故事:“父亲说那里小巷狭窄却充满烟火味。小巷两边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每到做饭的时候,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饭菜的香气弥漫,一闻就知道做的什么。他总说,那时候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可邻里之间亲如一家。”
赵奶奶仍记得儿时传闻:“北楼有座青砖小楼,住着位留洋归来的医生,后来举家南迁,楼也拆了。”
顾大爷说:“我记得以前有块‘北楼下坡’的字样标牌,大概是在围堤道的河西区少年宫旧址,曾经还有个‘北楼小学’。”
张大爷曾经是“北楼小学”的老师,在那里任教多年,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那时候学校条件简陋,但是孩子们都特别渴望知识。上课铃一响全都跑回教室端端正正坐好,等着老师来上课。教室是几排红砖瓦房,操场也只是一片泥土地,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乐园。”
图片为AI生成
除了学校,北楼还有一座小小的工厂,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规模不大。还有人小时候会听到长辈说起北楼,但具体的位置和范围却有些模糊,只知道它大概在那一片区域。
这些碎片化的口述,为北楼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或许,正是这种若隐若现的缺失,让城市记忆更显深邃。
城市的更迭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北楼地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造和变迁。上世纪末,河西区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危陋平房改造工程。后来出现的西南楼部分地段基本涵盖了原北楼的位置,北楼小学等建筑也被拆除,新建了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住宅小区。曾经可能存在的一些零散建筑和街道,也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逐渐消失。最终,经过1985年、1991年的两次拆除,北楼位置图废。
如今,再次站在这片土地上,北楼的旧貌已难觅踪迹。呈现在眼前的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商业繁荣。虽然北楼已经消失,但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们的回忆与情感。那些关于北楼的历史故事,也将随着人们的讲述,代代相传。
编辑:王兆春 刘知几
审核:祁淑娟 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