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保龙创办的企业三年多来为社会节约了700多万棵树,相当于少砍伐了700多万棵树。
2.冯保龙曾是华中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因酷爱经济学和历史,大学期间经常泡在图书馆。
3.2010年,冯保龙成为国内虚拟现实领域第一批创业者,但因产品良率太低、成本过高,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4.然而,冯保龙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为初创公司最大的战略是踩准产品节奏,制定最合适的战术。
5.目前,冯保龙的创业企业在电子签领域发展迅速,业绩排名全国前三,上个月刚进入独角兽榜单和杭州AI卧龙图。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王琴
“我们创业三年多,为全社会节约的纸张,相当于少砍伐了700多万棵树。”最近,冯保龙创办的企业入选杭州AI卧龙图,他本人也被邀加入AI私董会。
人到中年再出发,经历职场历练和跌宕创业,如今坐在总裁办公室里的冯保龙,依然觉得自己是那个曾经泡在大学图书馆里的沉稳少年。
20年前月薪过万,金牌打工人为啥要下海?
“老师,我毕业了,再见!”
“哦,原来你不是老师,是同学啊!”
1999年,冯保龙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上大学那会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他,因为酷爱经济学和历史,天天把自己泡在图书馆,还发了两篇经济学论文。
这位图书馆常客,被经济学书籍区域活动的老师,误认为是外系同事,大家经常跟他一起讨论经济学问题。只是,冯保龙毕业时那句道别,让老师颇感意外和遗憾:今后校园里,又少了一位志同道合可以聊天的朋友。
连续创业者冯保龙 记者 施雯 摄
在那个毕业能包分配的年代,冯同学选择回浙江老家外企做销售。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合资公司品牌很难在国内市场做到第一梯队,但冯保龙的人生信条里有一句话,做好比有远见更重要。
他在公司埋头干了两年,因为业绩突出破格提拔,管理全国市场。迈入千禧年之后,更是领到了让人羡慕的过万月薪,还在杭州桂花城置业。
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培养了冯保龙极高的市场敏锐度。在他的认知里,自己再独特,也没有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聪明。
可是,职业经理人干得很出色,大企业的层层汇报和领导层决策,也让喜欢自己做决定的冯保龙,有了出走创业的念头。
2010年,第一代AR眼镜刚上市,吸引的不仅是大众目光,更有资本追捧。
在当年,打工10年的冯保龙觉得,这样的产品和技术很超前,是未来的方向,他毅然下海,成为国内虚拟现实领域第一批创业者。
创业失败,码三万字网文发人深省
回忆初次创业,冯保龙说:“你会发现,曾经那些现象级创业风口,现在看来,很多只是昙花一现。当时,这款产品备受资本市场热捧,但良率太低成本过高,数万元的售价投放市场,反馈却曲高和寡。”
第一次创业,历经四年最后以失败告终。当年,冯保龙复盘了近三万字的创业心得,分享在互联网上。
他说:“最核心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就是初创公司最大的战略,是踩准产品节奏,制定最合适的战术。”这是他花光几千万元,换来的经验教训。
创业为什么失败?
这次经历,也让冯保龙陷入沉思:“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高估它的短期价值,也不能低估它的长期效益。当产业链不成熟,情景和需求还没创造出来的时候,资本堆积一定会被消耗完的。”
放在办公室C位的书法 记者 施雯 摄
市场需求真真假假,在创业前,冯保龙觉得,你得弄清楚什么是市场的真正需求。
冯保龙觉得,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才是真需求。他现在的创业项目电子签就像企业版的支付宝,属于数字经济里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只是用户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创业要成功,到底是应该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冯保龙打了个比方,以前你把钱存银行的时代,是不是不敢把钱放在支付宝和微信里?
作为从坑里爬出来的创业者,冯保龙的基本判断是,技术型的可以先发制人,比如半导体领域的创新,但阿里不是第一个做电商的,腾讯不是第一个做游戏的,华为也不是第一个做通讯的,因为中国是个强应用的市场。
“其实创业就是大道至简,我觉得,任何公司的成功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只有产品跟服务是市场刚需,这样才能从客户那里换取剩余价值。”让用户为未来买单,还是满足当下需求,冯保龙的二次创业,选择了后者。
现在发展有点快:公司业绩排名全国前三
人到中年,70后创业老兵冯保龙二次创业,依然带着年轻时那股越斗越勇不服输的精气神。
他的座右铭是“我爱工作,工作让我快乐,如果闲下来,我就觉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
二次创业,公司成立不到2个月就迎来了首轮融资,之后企业在2023年迎来指数型增长,成为备受行业瞩目的新星。
冯保龙公司的电子签系统界面 受访者供图
“创业者应该敏锐理性,懂得把控节奏。”做电子签,冯保龙不是第一家,起步晚,怎样才能后发制人?
“浙江有最多跑一次的土壤,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企业,商业效率一定不会低。”冯保龙说,“商业竞争的本质是效率,我们要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情上,把商业竞争的价值让渡给客户,比如效率高于同行3到5倍,自然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冯保龙到现在也想不起来,公司到底有什么制度,但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目标清晰,干劲十足。
用数据智能驱动商业智慧,冯保龙统计过,企业创办三年多来,为全社会节约下来的纸张,相当于少砍伐700多万棵树。
“3年多实现盈利,在行业内是罕见的,现在公司发展速度有点快,业绩排名全国前三,上个月刚进了独角兽榜单和杭州AI卧龙图,我也受邀加入AI私董会。”谈到企业和个人的阶段性发展,冯保龙是这样总结的。
关于未来,冯保龙觉得,自己会更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比如一张床、一杯茶,也许越是简单朴实的人生,越容易看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