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是端午节了,在洛阳,仍然有不少家庭保持着自己包粽子的习惯。轻卷粽叶、放入几勺江米,再点缀几颗花生和蜜枣,入鼻的粽香,那是记忆中的味道。
23日,洛报融媒记者在位于洛龙区的一家大型超市食品区看到,柜台上摆放着刚包好的粽子,蜜枣、花生等口味应有尽有,商家用不同颜色的绳子捆绑以便区分,一些市民正在选购。“每年端午节,我都要自己包粽子,孩子们都喜欢吃。”一位路过的老人说,自己刚到农贸市场购买了粽叶,准备再在超市买点儿江米、蜜枣等食材。
“建议市民在选购粽叶时,不要刻意追求看上去很新鲜的‘绿’粽叶,粽叶呈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颜色。”洛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粽叶的颜色看上去过于碧绿鲜艳,可能是使用了工业染料染色的“返青粽叶”,用这样的粽叶包粽子,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那么,如何鉴别“返青粽叶”?首先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其次闻味道,新鲜粽叶有天然粽香,“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最后,观察煮粽子的水,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
为了区分馅料,在粽子外面绑上不同颜色的绳子是常用方法。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使用的是尼龙绳,一定要在煮粽子前把绳子去掉。因为尼龙绳属于塑料制品,高温水煮后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渗入粽子里。另外,夏季温度较高,粽子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水分高,容易酸败变质。包好后要及时食用,如果吃不完,可以冷藏或者冻藏保存,吃剩的粽子重复加热不要超过1次,不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岚 通讯员 陈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