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欣萌 张周驰 记者 于露)“这是明清时期征收皇粮的‘官斗’,大家可以拿起来摇晃一下,体验古代税粮是如何征收的。”日前,在南京税收博物馆“运河税韵”专题展区,南京财经大学税收专业学生正拿着复刻的文物——明清时期征税工具“官斗”,讲解古代税粮的征收过程。当天,南京税收博物馆、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南京市建康路小学共同举办“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博物馆思政课”活动。
课前,由南京财经大学“红途税月”志愿讲解队带领中小学生体验最新推出的“运河税韵”触摸展品互动区和历史场景还原影视区。随后,大、中、小学三位教师代表把课堂搬进了南京税收博物馆“运河税韵里的千年变迁”专题展厅,开展现场教学。
大、中、小学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大运河沿岸的税收变迁,开发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课程体系。南京市建康路小学老师陈翔宇结合大运河税收文化主讲了“探访古代文明”;南航附中高二历史组邢小磊老师主讲“大运河税收文化里的古代赋税制度”;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李雪莹老师主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通过回顾近代大运河税收变化,以故事串联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财税文化”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思政教育教研中心挂牌仪式。该中心将以财税文化为切入点,以博物馆思政课为载体,通过“双师共研、双师共教、双师共评”,共同探讨“大思政课”建设路径。
南京税收博物馆馆长魏军波表示,“教研中心将成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思政教育实践的平台,并通过青年力量激活博物馆思政教育创新。”
南财大财税学院党委书记陈苏表示,今后将以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牵引作用,联合税收博物馆,吸引更多大中小学加入。通过实景教学与教学研讨,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校协同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