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青春“邂逅”非遗 课堂变身“传承工坊”

“同学们,你们知道豆腐是怎样做出来的吗?知道我国豆腐的发明历史吗……”

5月20日,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灰豆腐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星星应乌当区新天九年制学校邀请,向该校小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灰豆腐制作技艺课。

偏坡布依族乡灰豆腐制作技艺,于2023年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乡下院村布依族年轻女研究生陈星星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做灰豆腐,掌握了整套灰豆腐制作的技艺方法。202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返乡传承母亲的灰豆腐非遗制作技艺,决心做好家乡灰豆腐。

活动现场,陈星星向同学们讲述了豆腐制作发明的历史、豆腐技术传向世界的故事,以及制作豆腐的工艺流程和偏坡灰豆腐的染制方法。在讲授中,同学们先后上台亲身体验用酸汤点化豆浆成豆腐、用荞灰染制豆腐成为灰豆腐的过程。

为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灰豆腐制作技艺,陈星星精心制作课件、提前准备道具,整堂课有讲解、有示范、有体验、有问答,形式多样、灵活轻松、精彩纷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非遗进校园,课堂变工坊,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成为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鄢永华、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