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市第八小学余伟:匠心育人 静待花开

图片

在市第八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时而在黑板上精心勾勒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脉络清晰呈现;时而蹲下身,与学生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时而又像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张“数学谜题卡”,瞬间点燃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他就是学生口中的“魔术师老师”,更是那个默默照亮童年、精心呵护与培育每一朵“花”的护花人、育花匠———市第八小学党支部副书记、中小学一级教师余伟。

自2000年8月踏上三尺讲台,余伟便怀揣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花的种子”这一质朴而深刻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24年的教育生涯,他以科研赋能教学,用爱心浇灌成长,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动人心弦的育人乐章。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余伟的课堂宛如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奇妙世界。他巧妙地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情境激趣———趣引思维”教学模式。在执教《多位小数的加减及应用》这堂课时,他别出心裁地模拟起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扮演顾客与收银员角色。在欢声笑语的互动中,孩子们不知不觉掌握了运算规律,这堂课也凭借其创新性与实效性被“赣教云”平台收录,成为全省“双减”政策下的示范课例。

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余伟从不轻言放弃。他独具匠心地创设出“分层递进式辅导法”,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基础巩固———思维拓展———兴趣激发”这一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策略,他帮助学生们逐步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在数学的天空中也能展翅翱翔。

“余老师像魔术师,能把枯燥的公式变成有趣的故事。”学生们这样评价他。2018年,余伟主动接手“问题班级”,面对因家庭变故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他每日课后陪伴辅导,用耐心与关爱帮助他重建信心。毕业之际,这位学生在留言册上深情地写道:“您让我相信,我这颗‘种子’也能开出花。”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余伟老师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余伟始终站在教育科研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主持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期间,他创新性地提出“基础型+实践型+创意型”分层作业模式。这一模式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农业,需要遵循种子的生长规律。有的种子春天开花,有的要到深秋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然后静待花开。”这是余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教育情怀的生动诠释。他以“静待花开”的匠心,继续书写着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与担当,用爱与智慧点亮乡村数学教育之光,为乡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之路照亮前行的方向,助力他们成长为拥有数学素养、能够绽放光彩的“花朵”。


教师档案:


余伟,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珠山区“全区岗位能手”。他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23年,他指导的微课《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荣获省级二等奖。他所在课题组撰写的相关论文多次获奖,并于2024年顺利结项。随后,他又成功立项新的课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实施途径》,并被列为市级重点课题。近年来,他聚焦“双减”政策,撰写的论文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责任编辑:文昕蕊

校      对:黄先弟

一      审:张红生

二      审:徐国凤

三      审:陈俊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