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幸福“夕阳红” 重庆多举措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5月23日上午,“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图片

发布会现场(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发布会上,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松强介绍,重庆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较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801万,占比25.11%。去年,重庆印发《加强和改进“一老一幼”服务工作方案》,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新重庆建设的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明确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11条重点举措,推动养老服务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完善养老服务组织保障方面,重庆立足长远,编制出台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1+5+N”制度体系,基本搭建起养老服务制度设计的“四梁八柱”。同时,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照护问题,开展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有效减轻了相关家庭的照护压力。

在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方面,重庆聚焦全域,建成区县养老服务综合指导中心34个、失能特困集中照护中心67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735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2871个、农村养老互助点近8000个,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此外,重庆还积极探索“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社会化运营模式,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协调贯通发展。

在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方面,重庆紧盯服务,大力推进老年食堂建设,开展社区医养中心建设试点,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社区老年大学办学网络,探索养老与慈善、物业、家政联动,打造助浴点、开通“助浴快车”等。

针对老年人“不离家”养老需求,渝中区因地制宜打造了“一体式”机构医养、“嵌入式”社区医养、“协作式”签约医养、“居家式”上门医养四大特色医养服务品牌,推动6家医疗机构设养老床位、35家养老机构与医院100%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全区85%以上的老年人。九龙坡区健全“居家打底、社区托举、机构支撑”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完善老年人身边、床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措施。

此外,市民政局加快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印发《重庆市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十大行动”,涵盖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行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增效行动、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行动等,全面融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把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继续聚焦群众养老“急难愁盼”,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推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档升级,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覆盖,加快形成养老服务兜底有保障、刚需有服务、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的良好格局,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任恒睿)